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412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1:55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固定铁芯、与固定铁芯相对的可动铁芯、在通电时产生磁力以使得可动铁芯被固定铁芯吸引的磁化线圈、与可动铁芯相联接的可动触点、与可动触点相对的待与可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用于使可动铁芯复位的复位弹簧以及排斥力产生线圈。在可动铁芯从可动触点已经通过电弧区的位置向可动铁芯正好使复位弹簧完全伸长的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排斥力产生线圈产生与可动铁芯的剩余磁场相反的磁场,其中电弧区是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待发生电弧放电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有效地用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电路中,诸如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马达的控制电路等。
技术介绍
以下列出的专利文献I (PTL I)中公开了传统的电磁。所公开的电磁是极化电磁继电器,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具有铁芯的永磁体来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并改善可动铁芯的复位运动。 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 I :日本特开 NO. 2010-10058
技术实现思路
抟术问是页在电磁继电器中,当继电器断电时铁芯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因此可能产生由于铁芯和磁轭的端板相接触而引起的不期望的噪音和振动。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当如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使铁芯快速复位时,这个趋势可能变得更为值得注意。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在断电时限制噪音和振动而不影响该电磁继电器在断电时的作业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括固定铁芯;可动铁芯,其以能够沿着轴向与所述固定铁芯接触或分离的方式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磁化线圈,其包围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芯,并在通电时产生磁力以使得所述可动铁芯被所述固定铁芯吸引;可动触点,其与所述可动铁芯相联接;固定触点,其与所述可动触点相对,所述可动触点随着所述可动铁芯的移动而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复位弹簧,其置于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芯之间,并且在所述磁化线圈断电时使所述可动铁芯与所述固定铁芯分离;以及排斥力产生线圈,其在所述可动铁芯的复位位置与所述磁化线圈相邻地布置,其中所述排斥力产生线圈被构造成为,至少在所述可动铁芯从所述可动触点已经通过电弧区的位置向所述可动铁芯正好使所述复位弹簧完全伸长的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排斥力产生线圈能够产生与所述可动铁芯的剩余磁场相反的磁场,其中所述电弧区是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之间的、用以导致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之间的电弧放电的最小间隙。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截面结构和驱动电路的说明示意性附图(a)示出该电磁继电器的断电状态,(b)至(d)示出电容器在该电磁继电器的通电过程中被充电的过程。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截面结构和驱动电路的说明示意性附图(a)至(C)示出电容器放电的过程,Cd)示出之后该电磁继电器的断电状态;以及图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截面结构和驱动电路的说明示意性附图(a)示出该电磁继电器的断电状态,(b)示出该电磁继电器的通电过程中的状态,以及(c )示出该电磁继电器的断电过程中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I包括磁化线圈2、固定铁芯 3、可动铁芯4、可动触点5、固定触点6以及复位弹簧7。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将由于磁化线圈2的励磁而被磁化。可动触点5与可动铁芯4联接。可动触点5和固定触点6彼此面对。复位弹簧7布置于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之间。磁化线圈2在插入于磁轭8的绕线筒9周围缠绕。铁芯壳体10插入于绕线筒9中。铁芯壳体10形成为有底的筒,其开口端固定到磁轭8的上端板。固定铁芯3被固定地布置于铁芯壳体10的上端。可动铁芯4在铁芯壳体10内布置于固定铁芯3的下方,并且可以在铁芯壳体10中沿上下方向滑动。可动铁芯4沿着轴向面对固定铁芯,并且可以与固定铁芯3接触或分离。在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各自的对向面的中央部形成沉孔。复位弹簧7置于两个沉孔之间,且该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到两个沉孔。杆11竖直地固定于可动铁芯4的中央部。杆11贯通固定铁芯3的中央部以及磁轭8的上端板,并且突出到固定于上端板的遮蔽壳体12的内部。固定触点6被布置为竖直地贯通遮蔽壳体12的上壁。另一方面,在遮蔽壳体12中,可动触点5在由施压弹簧13支撑的状态下布置于杆11的顶部。施压弹簧13用于对可动触点5施加接触压力。具体地,可动触点5以可动的方式被支撑于施压弹簧13和固定于杆的顶端的止动件14之间。施压弹簧13置于可动触点5和固定至杆11的弹簧座15之间。在如上构造的电磁继电器I中,当磁化线圈2由于通电而产生磁力时,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被磁化(图I的(b))。然后,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彼此吸引,使得可动铁芯4和可动触点5沿轴向一体地移动(图I的(C))。结果,可动触点5与固定触点6接触以连接期望的电路(图I的(d)和图2的(a))。当磁化线圈2由于断电而退磁时,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的磁化消除(图2的(b))。然后,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由于复位弹簧的伸长力而彼此分离,使得可动铁芯4和可动触点5沿轴向一体地往回移动(图2的(C))。结果,可动触点5与固定触点6分离以断开上述电路(图2的(d))。在电磁继电器I通电的过程中,由于外力可能会瞬时地出现最小间隙S (图I的(c)中示出,用于说明性图解)。如果最小间隙S出现,则在可动触点5和固定触点6之间可能会产生电弧电流。然后,触点5和触点6彼此再次接触时可能会熔接到一起。在下文中,最小间隙S被称为电弧区S。另外,如果可动触点5和固定触点6在断开上述电路时没有快速地彼此分离,则在可动触点5和固定触点6之间的电弧区S (图2的(C)中示出)可能产生电弧电流。结果,电路不能被顺利地且快速地断开。也就是,当触点5和触点6彼此接触时,要求固定铁芯3和可动铁芯4牢固地彼此吸引以保持它们的接触状态。当触点5和触点6将从接触状态彼此待分离时,要求触点5和触点6能顺利地且迅速地彼此分离。另一方面,当触点5和触点6彼此分离时,杆11上的弹簧座15与磁轭8的上端板接触并由此可能产生振动。在将电磁继电器I应用到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马达的控制电路的情况中,振动可能被传递到车身并给乘客带来不期望的感·觉。在此,在磁轭8的上端板上与弹簧座15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胶质减振器(gumdamper)(缓冲构件)16,但是胶质减振器16不能完全地吸收弹簧座15的冲击。另外,胶质减振器16的弹性系数可能会由于其老化(degradation)或其所处的热环境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不能期望胶质减振器具有稳定的缓冲性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减小可动铁芯4的磁化部分的尺寸或减小复位弹簧7的弹簧力。然而,如果减小可动铁芯4的磁化部分的尺寸,则磁化的可动铁芯4的磁力变弱,从而接触压力变得不足以保持触点5和触点6的接触状态。另外,如果减小复位弹簧7的弹簧力,则在断电时用于使可动铁芯4从固定铁芯3分离的力变弱,从而不能使可动铁芯4顺利地且快速地分离。因此,在可动铁芯4在断电时通过复位弹簧7复位的复位位置处设置排斥力产生线圈17。排斥力产生线圈17产生缓和可动铁芯4的复位运动的磁性排斥力。当磁化线圈6在电磁继电器I断电的时候退磁时,剩余的磁性暂时地存在于固定铁芯4和可动铁芯4中。因此,当可动铁芯4被分离时,通过排斥力产生线圈17产生与可动铁芯4的剩余磁场相反的磁场,从而产生抵抗可动铁芯4的磁性的磁性排斥力以缓和可动铁芯4的复位运动。在可动铁芯4从与固定铁芯3分离的起始位置向可动铁芯4正好使复位弹簧7完全伸长的端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在可动铁芯4复位的复位位置处产生排斥力。因此,排斥力可以有效地缓和可动铁芯4的复位运动。注意,由于上述原因,优选的是,可动触点5与固定触点6快速地分离直到可动触点5通过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空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