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37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移动辅助装置,具备拉入件(5)和撞击器(6),该拉入件具有壳体(1)、闩锁(3)以及加力机构(S),该闩锁被切换至待机姿势和拉入姿势,该待机姿势为该闩锁被卡定在壳体内不能滑动,该拉入姿势为该闩锁被解除所述卡定,能够滑动,该撞击器将闩锁(3)从待机姿势切换为拉入姿势,或从拉入姿势切换为待机姿势,拉入件(5)以及撞击器(6)的不同一方设在固定体(9)以及可移动地配置在固定体上的移动体(50)的任意一方,并且,若闩锁(3)从待机姿势被切换至拉入姿势,则拉门利用作用力能够移动,该移动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壳体(1)具有为了使得从长度方向一端至另一端中途为止的宽度窄而切出的撞击器用的引导部(1a(16)),并且,闩锁(3)的一部分配置成从壳体内在引导部(1a)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移动体在操作过程中利用作用力切换至关闭位置或者打开位置、或者收纳位置或者拉出位置的移动辅助装置。而且,作为对象的移动辅助装置也被称作滑动辅助装置、缓冲封闭装置等。
技术介绍
图14 (a)至图14 (C)表示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缓冲封闭装置。符号F是构成作为固定体的主体框的上框。在上框F上设有横槽。作为移动体的拉门D具有与该横槽嵌合的榫头Dl。而且,在该结构中,拉入件(装置主体)I设在拉门D上,撞击器(配合部件)2安装到上框F的横槽。撞击器2安装在上框F的横槽内,配合突起2a朝下方突出。相对于此,拉入件I具有壳体3、配置在壳体3内且被切换至卡定为不能滑动的待机姿势(参照图14·(b))和解除该卡定能够滑动的拉入姿势(参照图14 (c))的闩锁(配合部件)5、作为封闭机构B的螺旋弹簧40。符号12是第一缸体,驱动第一活塞11。符号6是活塞杆,枢轴支撑円锁5。壳体3具有上侧从一端敞开至中途的凹槽3a和前后延伸的第一导向槽25以及第二导向槽26。凹槽3a使得配合突起2a能在壳体内出入。导向槽25、26对闩锁5的滑动进行引导。导向槽25具有壳体一端侧被向下折弯、将闩锁5卡定为不能滑动的折弯部25a。这样,壳体3在将下侧埋设在拉门D的上端面上设置的凹状部的安装状态下形成与榫头Dl连续的榫头的一部分。在上述缓冲封闭装置中,如图14 (b)所示闩锁5位于待机姿势时,设在闩锁5上的配合轴21与折弯部25a卡定,闩锁5在承受螺旋弹簧40所蓄积的作用力的同时其位置受到限制。这样,在从图14 (b)的状态下拉门D进一步向左方向移动时,配合突起2a接触闩锁5的对应内表面,闩锁5由于该应力而旋转,从待机姿势切换至图14 (c)的拉入姿势。在拉入姿势下,在闩锁5拘束配合突起2a的状态下,配合轴21从折弯部25a解除卡定,进入导向槽25的水平槽部。因此,闩锁5利用螺旋弹簧40所蓄积的作用力滑动,将拉门D自动切换至关闭位置。另外,通过从关闭位置进行拉门D的打开操作使得闩锁5向图中右侧滑动时,伴随于此,如图14 (b)所示,蓄积作用力。进一步使拉门向打开方向运动时,再次切换至待机姿势。图15 (a)以及图15 (b)表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移动辅助装置(滑动辅助装置)。该结构中,作为固定体的主体框能够移动地配置在作为移动体的拉门上,拉门的上端面上突出设置有撞击器(突起体)9。拉入件(拉入单元)包括安装在主体框上的壳体I、滑动自如地配置在壳体I上的滑块2A和2B、相对于各滑块通过轴8能旋转地被枢轴支撑的闩锁5、以及加力机构3。在此,滑块2A、2B在上下表面具有凸部22,各凸部22与设在壳体I的上下表面的向导槽12b、16b嵌合,在利用这些上下的向导机构导向的同时滑动。各円锁5在上下表面具有突起52,各突起52与设在壳体I的上下表面的向导槽14、19嵌合,在利用这些上下的向导机构导向的同时滑动。向导槽14、19包括与向导槽12b、16b平行的直线槽14a、19a、以及设在直线槽14a、19a的两侧的大致L形的卡定槽14b、19b。在以上的结构中,图15 Ca)的两侧的闩锁5及图15 (b)的右侧闩锁5是待机姿势。在该待机姿势下,上下的突起52被卡定在对应的卡定槽14b、19b中,闩锁5在与滑块2A—起承受加力机构3所蓄积的作用力的同时,其位置被限制。并且,当从图15 (a)的状态将未图示的处于左侧打开位置的拉门从打开向关闭方向进行移动操作时,撞击器9与对应的闩锁5的钩部50内表面碰撞,闩锁5利用该应力旋转且从待机姿势如图15 (b)的左侧所示切换为拉入姿势。在拉入姿势,在闩锁5将撞击器9约束在钩部内的状态下,上下的突起52从卡定槽14b、19b进入直线槽14a、19a,从而解除卡定。因此,闩锁5以及滑块2A利用加力机构3所蓄积的作用力滑动,通过撞击器9将拉门自动切换到关闭位置。另外,在从关闭位置利用该拉门的打开操作使撞击器9与闩锁5 —起向图的左侧滑动时,伴随于此,在加力机构3上蓄积作用力。当进一步使拉门向打开方向运动时,再次切换为待机姿势。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27550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445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移动辅助装置(滑动辅助机构)中,结构比较单纯的撞击器配置在主体框的横槽内,结构比较复杂且需要较大设置空间的拉入件配置在拉门上。但是,在该结构中,例如在安装拉入件时必须将在拉门的端面突出的榫头的一部分切除,在切除后形成设置用的凹状部,拉入件的安装不容易。而且,拉入件由于宽度尺寸被制约为大约20mm程度,因此对于与撞击器卡定和解除卡定的闩锁要求高的位置精度,并且由于壳体上表面的一部分敞开,所以在壳体内容易存留能成为错误动作的原因的灰尘或尘埃等是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缓冲封闭装置中,由于能够取代图15 (a)的结构由左右单侦他就是成对的闩锁以及滑块以及加力机构来构成,或者由更加单一的闩锁以及滑块以及加力机构来构成,因此能够适用于沿着主体框的横槽开闭的拉门。在该结构中,在主体框中配置拉入件,在拉门上配置撞击器。拉入件的壳体中使撞击器在壳体内出入的横槽状的开口形成在壳体下表面。但是,在该情况下,除了在拉门与主体框的横槽之间设定的间隙,还会由于持续使用等产生的拉门变形等而导致撞击器在壳体内出入时容易与壳体侧开口边缘产生缓冲,成为错误动作的原因,并且在产生缓冲时不能简单修正。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课题,使作为移动体的移动辅助装置的拉入件的闩锁与撞击器的位置精度稍微缓和或者容易维持,由此进一步提高通用性以及动作特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以下的(I) (3 )任一特征的移动辅助装置。(I)一种移动辅助装置,具备拉入件和撞击器,该拉入件具有壳体、闩锁以及加力机构,该闩锁被切换至待机姿势和拉入姿势,该待机姿势为该闩锁被卡定在所述壳体内不能滑动,该拉入姿势为该R锁被解除所述卡定,能够滑动,该撞击器将所述R锁从待机姿势切换为拉入姿势,或从拉入姿势切换为待机姿势,所述拉入件以及所述撞击器的任意一方设在固定体以及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移动体的任意一方,并且,所述拉入件以及所述撞击器的另一方设在所述固定体以及所述移动体的另一方,若所述闩锁从待机姿势被切换至拉入姿势,则所述移动体利用作用力能够移动,该移动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为了使得从长度方向一端至另一端中途为止的宽度窄而切出的撞击器用的引导部,并且,所述闩锁的一部分配置成从壳体内在所述引导部露出。在具有上述特征的本专利技术中,移动体包括日式纸拉门(障子)以及日式隔扇(襖)等拉门或者抽屉等。固定体是移动自如地支撑移动体(拉门或抽屉等)的矩形主体框等。例如,如果移动体为拉门,则固定体由 拉门的下侧的横木或者门槛、拉门的上侧的横木或者上框、以及对门槛以及上框从两侧进行支撑的纵向木构成,通过它门来划分与拉门的开闭对应的大小的开口部。另外,如果移动体为抽屉,则固定体为划分与移动体对应的收纳空间的橱柜等框体。该情况下,能够考虑到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辅助装置安装在框体或者抽屉上附加设置的导轨(通常为固定轨道以及沿着该固定轨道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洋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