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开窗的专利数量较多,但大多是利用单片机和马达来控制窗户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自动开窗装置(申请(专利)号201010550930.6)主要是利用继电器、智能开关、电源装置等电子设备控制窗户的开启,火灾自动开窗器(申请(专利)号200620081472. 5)主要是通过一光敏电阻电机工作,从而带动窗户的开启。以上对交流电的依赖较大;开启设备复杂,成本高,也不易维护;装置所占空间较大,不利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优选的是,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拉簧、定滑轮、拉绳和行程开关,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窗框的下框边的一端,拉簧另一端与拉绳一端连接,所述窗框的下框边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拉绳另一端经过定滑轮后连接到左窗,所述窗框的下框边固定拉簧的位置还安装有行程开关。优选的是,所述自动开窗机构包括支架、电磁铁、拨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导杆、卡位销钉、导向槽、第一连架杆、第二连架杆、副拉簧和主拉簧,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带推杆的电磁铁,电磁铁上方的支架上设有弧形导向槽,导向槽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第一连架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连接点位于导向槽内运动;第二连架杆上活动连接到拨叉的中间,拨叉下端与副拉簧的一端和主拉簧的一端连接,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主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架杆;拨叉上端设有开口槽,拨叉上端通过开口槽卡于导杆中间的卡位销钉上,导杆通穿在支架上部的过孔;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拨叉,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架杆和拨叉下端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的自动开窗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 包括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I、左窗2、右窗3、动力单元4和自动开窗机构5,所述左窗2和右窗3在窗框I内平移开启,左窗2和右窗3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5,窗框I内安装有动力单元4。所述动力单元4包括拉簧41、定滑轮42、拉绳43和行程开关44,所述拉簧41 一端固定于窗框I的下框边的一端,拉簧41另一端与拉绳43 —端连接,所述窗框I的下框边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42,拉绳43另一端经过定滑轮42后连接到左窗2,所述窗框I的下框边固定拉簧41的位置还安装有行程开关44。所述自动开窗机构5包括支架50、电磁铁51、拨叉52、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导杆54、卡位销钉55、导向槽56、第一连架杆571、第二连架杆572、副拉簧58和主拉簧59,所述支架50的下部设有带推杆的电磁铁51,电磁铁51上方的支架50上设有弧形导向槽56,导向槽56两侧的支架50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架杆571和第二连架杆572,第一连架杆571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531的一端,第一连杆5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32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连接点位于导向槽56内运动;第二连架杆572上活动连接于拨叉52的中间,拨叉52下端与副拉簧58的一端和主拉簧59的一端连接,副拉簧58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的连接点,主拉簧59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架杆571 ;拨叉52上端设有开口槽521,拨叉52上端通过开口槽521卡于导杆中间的卡位销钉55上,导杆54通穿在支架50上部的过孔501 ;第二连杆53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拨叉52,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架杆573和拨叉52下端之间。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的工作方法是采用一根拉簧提供动力,简单可靠;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的设计,使窗户能够有效的锁紧,增设导槽和副弹簧有利于四杆机构到达死点位置;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的锁死窗户,在需要开启窗户时又可方便打开。当自动开窗机构的处于锁紧状态时,在副弹簧力的作用下使连架杆与连杆共线,处于死点位置。当燃气探测器将信号发送给电磁铁时,电磁铁动作向上推动铰链,打破死点,在主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连架杆沿导向槽做圆弧运动,带动连杆使拨叉顺时针做圆弧运动,拨叉通过卡位销钉带动导杆向右移动,此时窗户在框内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左窗向右侧移动,左窗户打开。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拉簧、定滑轮、拉绳和行程开关,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窗框的下框边的一端,拉簧另一端与拉绳一端连接,所述窗框的下框边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拉绳另一端经过定滑轮后连接到左窗,所述窗框的下框边固定拉簧的位置还安装有行程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窗机构包括支架、电磁铁、拨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导杆、卡位销钉、导向槽、第一连架杆、第二连架杆、副拉簧和主拉簧,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带推杆的电磁铁,电磁铁上方的支架上设有弧形导向槽,导向槽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第一连架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连接点位于导向槽内运动;第二连架杆上活动连接到拨叉的中间,拨叉下端与副拉簧的一端和主拉簧的一端连接,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主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 第一连架杆;拨叉上端设有开口槽,拨叉上端通过开口槽卡于导杆中间的卡位销钉上,导杆通穿在支架上部的过孔;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拨叉,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架杆和拨叉下端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通过上述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南初,杜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