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将相邻设置的第1窗户及第2窗户可遮蔽及开放地覆盖。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具备:导引支承机构,具有沿着第2窗户遮帘的拉出收存方向配设的导轨和能够沿着导轨移动的可动部件;齿条部件,连结着可动部件,并且能够沿着导轨移动;中继传递机构,具有相对于第1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连动而可旋转地连结的第1锥齿轮、和以与第1锥齿轮啮合的形态配设的第2锥齿轮,通过它们的啮合,将卷取轴部件的旋转作为使齿条部件沿着导轨移动的力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车辆的窗户可遮蔽及开放地覆盖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具备以任意的角度相互相对而配置的两个卷取轴的窗户遮帘装置。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窗户遮帘装置中,公开了两个与一个卷取轴的旋转连动而使另一个卷取轴旋转的结构。在第I结构中,在一个卷取轴上结合着螺纹心轴,在该螺纹心轴上拧合着心轴螺 母。并且,如果为了使一个片体开闭而使卷取轴旋转,则拧合在螺纹心轴上的心轴螺母沿着螺纹心轴的轴向移动,由此使另一个片体开闭。在第2结构中,一个卷取轴和另一个卷取轴经由锥齿轮可同步旋转地连结。安装在另一个卷取轴上的片体的前端部被拉伸弹簧向拉出方向施力。并且,如果一个卷取轴向将一个片体拉出的方向旋转,则另一个卷取轴向将片体拉出的方向同步旋转。由此,卷绕在另一个卷取轴上的片体被拉伸弹簧的拉伸力拉出。此外,如果一个卷取轴向将另一个片体卷取的方向旋转,则另一个卷取轴同步旋转而将片体卷取。专利文献I :特开2003 - 1823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第I结构,由于需要将一个卷取轴和螺纹心轴配设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布局的制约较大。此外,根据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第2结构,是与一个被卷取的片体的旋转连动而使另一个卷取轴连动的结构,片体的拉出通过拉伸弹簧的拉伸力进行。因此,如果传递拉伸弹簧的拉伸力的部分卡住,则能够发生即使另一个卷取轴旋转也不能将片体拉出的状况,片体的拉出动作有可能变得不可靠。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布局的自由度优良,并且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片体的拉出动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I形态是一种将在车辆中相邻设置的第I窗户及第2窗户可遮蔽及开放地覆盖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具备第I窗户遮帘,能够将上述第I窗户遮蔽;第I卷取装置,具有能够卷取上述第I窗户遮帘的卷取轴部件,将上述第I窗户遮帘可拉出收存地卷取到上述卷取轴部件上;第2窗户遮帘,能够将上述第2窗户遮蔽;第2卷取装置,以相对于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的轴交叉的姿势配设,将上述第2窗户遮帘可拉出收存地卷取;导引支承机构,具有能够沿着上述第2窗户遮帘的拉出收存方向配设的导引路径部件、和可沿着该导引路径部件移动地被支承的可动部件;齿条部件,连结着上述可动部件,并且可沿上述导引路径部件移动地配设,通过沿着上述导引路径部件内的移动,使上述可动部件沿着上述导引路径部件移动;中继传递机构,具有相对于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连动并可旋转地连结的第I锥齿轮、和与上述第I锥齿轮啮合、可与上述齿条部件连动地配设的第2锥齿轮,将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的旋转作为使上述齿条部件沿着上述导引路径部件移动的力传递。第2形态是有关第I形态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上述第I锥齿轮和上述第2锥齿轮配设为,以将各自的旋转轴配设为非正交姿势的姿势啮合;上述齿条部件可沿相对于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的轴倾斜的方向移动地设置。第3形态是有关第I或第2形态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在上述第2锥齿轮上,一体化着具有与上述第2锥齿轮的旋转轴一致的旋转轴的正齿轮;上述正齿轮配设为,与上述齿条部件啮合。第4形态是有关第3形态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在从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的轴偏离的位置上,上述正齿轮与上述齿条部件啮合。 第5形态是有关第I 第4的任一项的形态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上述第I锥齿轮直接连结在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上。第6形态是有关第I 第5的任一项的形态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沿着上述第I卷取装置设有退让用导引部件,所述退让用导引部件导引上述齿条部件中的从上述导引路径部件伸出的部分。根据第I形态,通过第I锥齿轮与第2锥齿轮的啮合,由第I卷取装置的旋转带来的力被作为使齿条部件沿着导引路径部件移动的力传递。因此,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和齿条部件或导引路径部件的设置姿势,使布局的自由度优良。并且,由于是对应于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的旋转而齿条部件沿着导引路径部件移动、与其连动而将第2窗户遮帘拉出的结构,所以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片体的拉出动作。根据第2形态,通过调整上述第I锥齿轮与上述第2锥齿轮啮合的姿势,容易匹配于第I窗户及第2窗户的位置、它们的周边部件的布局等而适当调整上述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和齿条部件的移动方向而配设。根据第3形态,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将第2锥齿轮的旋转作为使齿条部件移动的力传递。并且,通过在第2锥齿轮的旋转轴上适当调整正齿轮与齿条部件啮合的位置,能够自由地变更齿条部件的配设布局。根据第4形态,由于在从第I卷取轴部件的轴偏离的位置、上述正齿轮与上述齿条部件啮合,所以能够匹配于第I窗户及第2窗户的位置、它们的周边部件的布局等而配设齿条部件的移动路径、导引路径部件等。根据第5形态,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从第I卷取轴部件向第I锥齿轮的旋转传递。根据第6形态,能够将齿条部件中的从导引路径部件伸出的部分用比较紧凑的结构导引。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拉出状态下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收存状态下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第2窗户遮帘装置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遮帘连动机构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遮帘连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遮帘连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遮帘连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第I卷取装置的卷取轴部件与齿条部件及导轨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9是在从侧方观察的状态下表示齿条部件相对于第I卷取装置的伸出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在从下方观察的状态下表示齿条部件相对于第I卷取装置的伸出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在从侧方观察的状态下表示安装在第I卷取装置上的退让用导引部件的说明图。图12是在从下方观察的状态下表示安装在第I卷取装置上的退让用导引部件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整体结构> 以下,对有关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拉出状态下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20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收存状态下的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20的侧视图。另外,图I及图2表不从车辆内侧观察的状态。该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20装入在在车辆中相邻而设置的窗户10、12中,构成为,将该窗户10、12可从车室内侧遮蔽及释放地覆盖。这里,在车辆中设有大致方形状的后侧窗户10 (第I窗户),在从该后侧窗户10更靠车辆的后方侧相邻而设有大致三角状的后三角窗户12 (第2窗户)。该车辆用窗户遮帘装置20具备用来将后侧窗户10覆盖的第I窗户遮帘机构30、和用来将后三角窗户12覆盖的第2窗户遮帘机构50。并且,与第I窗户遮帘机构30的拉出收存动作连动,第2窗户遮帘机构50进行拉出收存动作。在下述中,在说明第I窗户遮帘机构30及第2窗户遮帘机构50后,对有关用来使动作连动的遮帘连动机构7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I窗户遮帘机构> 第I窗户遮帘机构30具备第I窗户遮帘32和第I卷取装置36。第I窗户遮帘32由布或树脂片体等形成为能够将后侧窗户10遮蔽的形状。这里,第I窗户遮帘32形成为与后侧窗户10大致相同的大小及形状。此外,在第I窗户遮帘32的前端部上,安装有由树脂或金属等形成的大致棒状的撑条34。在该撑条34上,设有在将第I窗户遮帘拉出的状态下能够钩挂到存在于后侧窗户10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伸哉,
申请(专利权)人: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