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201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永久磁铁的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由于电枢反作用受到退磁场的影响而产生不可逆退磁的旋转电机。此电动机(100)(旋转电机)具备:转子铁心(22);定子齿(11),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22)的外周部相对;及永久磁铁(23a)(23b),被设置为在转子铁心(22)的内部从内周部侧到外周部侧在半径方向上延伸,在转子铁心(22)的外周部,设置有覆盖永久磁铁(23a)(23b)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的端部被覆部(22d),在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与永久磁铁(23a)(23b)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尤其涉及具备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永久磁铁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备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永久磁铁的旋转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永久磁铁式电动机(旋转电机)的转子结构,具备磁极构件(转子铁心);及磁铁(永久磁铁),被设置为在磁极构件的内部从内周部侧到外周部侧在半径方向上延伸。在此永久磁铁式电动机中,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在紧贴磁极构件的状态下被磁极构件覆盖。 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平1-1443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永久磁铁式电动机(旋转电机)中,由于磁铁(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在紧贴磁极构件(转子铁心)的状态下被磁极构件覆盖,因此存在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由于电枢反作用受到退磁场的影响而容易产生不可逆退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I个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永久磁铁的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由于电枢反作用受到退磁场的影响而产生不可逆退磁的旋转电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局面涉及的旋转电机具备转子铁心;定子铁心,被配置为与转子铁心的外周部相对;及永久磁铁,被设置为在转子铁心的内部从内周部侧到外周部侧在半径方向上延伸,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部,设置有覆盖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的端部被覆部,在端部被覆部的内周面与永久磁铁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局面涉及的旋转电机中,如上所述,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部设置端部被覆部,覆盖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在端部被覆部的内周面与永久磁铁的外周面之间设置空隙。由此,与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在紧贴转子铁心的状态下被转子铁心覆盖的情况不同,可以减小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与转子铁心的接触面积。其结果,可以抑制永久磁铁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由于电枢反作用受到退磁场的影响而产生不可逆退磁。附图说明图I是从轴向观察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转子及定子的图。图2是沿着图I的200-200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沿着与转子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永久磁铁的着磁方向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多个铁心部与多个永久磁铁之间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I变形例涉及的铁心部及永久磁铁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涉及的铁心部及永久磁铁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涉及的铁心部及永久磁铁的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11-定子齿(定子铁心);21_旋转轴(旋转轴部);21a_配合部(第I配合部);22、122-转子铁心;22a、22b、122a、122b-铁心部;22d、122d_ 端部被覆部;23a、23b、123a、123b-永久磁铁;24-板;24b-配合部(第2配合部);30、31、32_空隙;40、42、44-粘接剂层(非磁性材料);43-间隔构件(非磁性材料);100-电动机(旋转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I 图5对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电动机100具备固定部即定子I和旋转部即转子2。另外,电动机100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一个例子。如图I所示,定子I由定子齿11、绕组12、定子磁轭13构成。定子齿11被配置为隔着规定的空间(间隙3)与转子2的后述的转子铁心22的外周部相对。而且,在定子齿11的内侧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槽14。另外,定子齿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铁心”的一个例子。多个槽14沿着转子2的旋转方向(以下称为周向)按大致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30°的间隔)配置。绕组12被分别收纳于多个槽14的内部。定子磁轭13被设置为包围定子齿11的外周部。如图I 图3所示,转子2由旋转轴21、转子铁心22、多个永久磁铁23a及23b、板24构成。旋转轴21被设置为贯穿转子2的中心,在X方向(参照图2)(以下称为轴向)上延伸。转子铁心22被设置为包围旋转轴21。而且,转子铁心22由在轴向上层压的多个电磁钢板(参照图2)形成。另外,旋转轴2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轴部”的一个例子。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 图5所示,转子铁心22由作为转子2的N极发挥机能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铁心部22a与作为转子2的S极发挥机能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铁心部22b构成。如图3所示,这些多个铁心部22a及22b沿周向按大致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为36°的间隔)一个一个地交错配置。而且,在多个铁心部22a及22b的各自外周部附近的周向中央部,形成有被后述的销50所插入的销插入孔 22c。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 图5所示,在多个铁心部22a(22b)的各自外周部的周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在周向上突出的端部被覆部22d。端部被覆部22d被形成为,隔着后述的粘接剂层40 (参照图3及图4)覆盖与铁心部22a (22b)邻接的永久磁铁23a (23b)的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铁心部22a (22b)侧的端部附近)。而且,端部被覆部22d被形成为沿着铁心部22a (22b)的外周在周向上延伸。如图3 图5所示,永久磁铁23a及23b被设置在铁心部22a及22b之间,不隔着铁心部22a及22b在周向上邻接。而且,如图I 图5所示,永久磁铁23a及23b被形成为在从转子铁心22的内周部侧到外周部侧的半径方向上延伸。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永久磁铁23a及23b的内周面的一部分配置为接触旋转轴21的外周面。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 图5所示,永久磁铁23a及23b的外周面被配置于如下位置,不接触铁心部22a及22b的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在比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离开的位置。即,永久磁铁23a及23b的外周面与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在端部被覆部22d的周向全长上离开。由此,在永久磁铁23a的外周面的铁心部22a侧的端部附近与铁心部22a的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30。同样,在永久磁铁23b的外周面的铁心部22b侧的端部附近与铁心部22b的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之间也设置有空隙30。如图3及图4所示,空隙30是如下形成的,通过使永久磁铁23a (23b)外周面的铁心部22a (22b)侧的端部附近与铁心部22a (22b)的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在端部被覆部22d的周向全长上离开而形成。另外,优选该空隙30的半径方向的长度I (参照图4)设定在约O. 5mm以上,且为从永久磁铁23a (23b)的内周面到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的半径方向的长度L (参照图4)的约10分之I以下的长度。而且,如图5所示,空隙30是如下形成的,通过使永久磁铁23a (23b)外周面的铁心部22a (22b)侧的端部附近与铁心部22a (22b)的端部被覆部22d的内周面在铁心部22a (22b)的轴向全长上离开而形成。而且,如图2 图4所示,在空隙30的内部填充有由非磁性材料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40。由此,如图3及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为,具备:转子铁心;定子铁心,被配置为与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部相对;及永久磁铁,被设置为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内部从内周部侧到外周部侧在半径方向上延伸,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部,设置有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周面的周向端部附近的端部被覆部,在所述端部被覆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宗司平山雅之大贺庄平石桥利之大户基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