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61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6:12
旋转电机具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14);转子(15);轴承(13);定子(12),该定子(12)具备定子铁心(16),该定子铁心(16)形成有将转子(15)外侧包围的开口(20);以及支承轴承(13)及定子(12)的框架(11)。转子(15)具有:转子铁心(21);插入转子铁心(21)内的多个永磁体(22);在轴向上夹持转子铁心(21)而配置的夹具(23、24);配置于前端夹具(23),比前端夹具(23)及转子铁心(21)更朝径向外侧突出,且由比定子铁心(16)要软的材料构成的滑动部(30)。能改善将转子(15)插入定子(12)内侧时的操作性,另外,还能抑制转子(15)与定子铁心(16)相碰而产生金属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转子使用永磁体的旋转电极,并涉及能改善转子的插入组装操作的操作性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具备内转子的电动机等旋转电机中,配置于定子及其内侧的转子夹着狭窄间隙而相对(参照专利文献I)。在制造工厂内制造上述旋转电机时,在将旋转部分插入定子内侧的情况下,能使用专用夹具。另一方面,为了对上述旋转电机进行维护等,有时在旋转电机的制造工厂外不使用专用夹具,而需要从定子内侧取下旋转部分并再次插入定子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471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内转子的转子使用永磁体的旋转电机中,在将转子插入定子内侧时,可能因永磁体的磁力使得转子被拉到定子铁心附近。该情况下,转子与定子铁心相碰,在定子铁心内表面产生损伤,使得操作性变差。另外,在转子与定子铁心相碰时产生的金属粉也可能导致旋转电机的性能变差。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得以完成,其目的在于,在内转子的转子使用永磁体的旋转电机中,改善将转子插入定子内侧时的操作性,另外,还能抑制转子与定子铁心相碰而产生金属粉。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具有:轴,该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转子,该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多个轴承,该多个轴承支承所述转子并使其可旋转;定子,该定子具备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之间形成间隙,形成有将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围的大体呈圆形的开口,并由沿着与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铜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以及框架,该框架支承所述轴承及所述定子,该旋转电机能够通过将安装于所述轴的所述转子沿轴向插入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开口来进行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心,该转子铁心由沿着与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铜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多个永磁体,该多个永磁体被插入至所述转子铁心内;平圆板状的两个夹具,该平圆板状的两个夹具在轴向上夹持所述转子铁心而配置,分别在与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多个紧固螺栓,该多个紧固螺栓配置成对所述两个夹具朝互相靠近的方向施加拉伸力;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配置于所述两个夹具中的、将所述转子沿轴向插入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开口时较先被插入的一侧的前端夹具,比所述前端夹具及所述转子铁心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由比所述定子铁心要软的材料构成。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内转子的转子使用永磁体的旋转电机中,改善将转子插入定子内侧时的操作性,另外,还能抑制转子与定子铁心相碰而产生金属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组装完成状态的整体立面图,上半部分是剖视图,下半部分是外形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开始前的状态的整体立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初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末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2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初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2中的转子插入操作末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3中的内部风扇的前端上部的主要部分放大立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4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初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互相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付上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组装完成状态的整体立面图,上半部分是剖视图,下半部分是外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开始前的状态的整体立面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初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实施方式I中的转子插入操作末期的转子前端上部与其周边部分的主要部分立面剖视图。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I的旋转电机、即电动机10中,如图1及图2所示,定子12安装于框架11内,框架11支承两个轴承1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轴14以可旋转的方式由轴承13支承。轴14的外侧安装有转子15。定子12具有定子铁心16和定子线圈17。定子铁心16将在与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钢板在转轴方向进行层叠来构成。定子铁心16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槽部(未图示),在这些槽部内配置定子线圈17 (参照图2)。定子线圈17的轴向端部在线圈端部19互相连接。定子铁心16的径向中心部形成有大致呈圆形的开口 20,在该开口 20内隔着径向的间隙来配置转子15。转子15具有:将在与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钢板在转轴方向进行层叠来构成的转子铁心21、以及插入转子铁心21内的多个永磁体22。转子铁心21的轴向的两端配置有前端夹具23及后端夹具24。前端夹具23与后端夹具24在中央处具有开口,呈现为沿着与转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板状,其板厚比构成转子铁心21的各钢板要厚。前端夹具23及后端夹具24利用贯通前端夹具23及后端夹具24的多根紧固螺栓25以及与其相螺合的螺母26,来紧固于互相靠近的方向,利用该紧固力来使得构成转子铁心21的多块钢板相互紧固。将转子15与轴14及轴承13 —起从轴向插入该开口 20内,从而进行组装。此时,将转子15等从框架11的负载侧端部插入,从而作为反负载侧的夹具、即前端夹具23位于里侧。滑动部30沿着前端夹具23的外周来进行安装。滑动部30是环状的,比前端夹具23及转子铁心21的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滑动部30是比定子铁心16、线圈端部19要软的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强度、耐磨性、耐热性,以使得即使与接触定子铁心16的开口 20或线圈端部19的部分相抵接,也不会损伤定子铁心16或线圈端部19。例如为工程塑料等树脂制,更具体而目,优选为teflon (商品名)、MC尼龙(MC nylon、商品名)等。如图3及图4所示,滑动部30朝向与定子铁心16的相反侧的轴向(即、反负载一侦D突出,另外,在其前端部形成有倒角部31。也就是说,倒角部31处越朝轴向前端越细。另外,该滑动部30通过螺钉32可拆卸地安装于前端夹具23。如图1所示,在轴14的反负载侧前端附近安装有外部风扇60,外部风扇60的外侧被风扇盖板61覆盖。在设置了该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之后,有时出于维护等目的,可能将转子15等取出到框架11外,再放回框架11内。在如上述那样组装时,首先,如图2所示,在将转子15及轴承13安装于轴14的状态下,将固定部分与旋转部分的轴相对准,将旋转部分在轴向上水平移动。此外,此时,风扇盖板61从框架11移除,外部风扇60从轴14移除。一般而言,定子12的开口 20与转子铁心21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小,且永磁体22插入转子铁心21,因此担心转子铁心21或前端夹具23与定子12的开口 20的表面相碰。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具有:轴,该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转子,该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多个轴承,该多个轴承支承所述转子并使其可旋转;定子,该定子具备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之间形成间隙,形成有将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包围的大体呈圆形的开口,并由沿着与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铜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以及框架,该框架支承所述轴承及所述定子,该旋转电机能够通过将安装于所述轴的所述转子沿轴向插入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开口来进行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转子铁心,该转子铁心由沿着与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铜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成;多个永磁体,该多个永磁体被插入至所述转子铁心内;平圆板状的两个夹具,该平圆板状的两个夹具在轴向上夹持所述转子铁心而配置,分别在与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多个紧固螺栓,该多个紧固螺栓配置成对所述两个夹具朝互相靠近的方向施加拉伸力;及滑动部,该滑动部配置于所述两个夹具中的、将所述转子沿轴向插入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开口时较先被插入的一侧的前端夹具,比所述前端夹具及所述转子铁心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由比所述定子铁心要软的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良二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