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82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2:16
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滑套有滑动面一端位于支撑套筒内。靶标座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内,并与滑套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孔中与靶标座滑动面端的端面配合;微调螺栓安装在滑套内孔的另一端。外弹簧套装在滑套一端的外表面上。靶标座的感应面位于靶标座一端,并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使用时,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盒上,通过微调螺栓满足传感器的有效工作距离。当逆时针旋转舱门把手带动摇臂旋转至水平位置,门叉下压舌片,在内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保证传感器的感应面与靶标的距离在感应范围内。顺时针旋转舱门把手,靶标在外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工作区,实现传感器警示舱门的开启。经试验,平均每100次舱门开启关闭告警灯误指示现象为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
技术介绍
某型机的尾部舱门是机身尾舱的入口门,其主要作用是为尾舱结构及操纵系统的维护提供通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该门与其它舱门共同保证机身内部气密,在其框门上设有门锁及告警开关,当舱门处于正确的关闭位置时,告警开关使驾驶舱的告警灯熄灭;当舱门处于打开位置时,告警开关使告警灯亮显,整个过程通过门锁与告警开关之间的机械运动来实现。原结构为门叉直接与告警开关接触。由于制造装配精度,飞行过程中机体结构在 内外压差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开关本身的工作范围较小等原因,如果采用原结构可能会出现告警灯误指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会出现告警灯误指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本专利技术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外弹簧、内弹簧和支撑套筒。其中本专利技术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外弹簧、支撑套筒;其中滑套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支撑套筒内,并且位于该滑套滑动面端与支撑套筒的内表面滑动配合。靶标座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内,并且该靶标座的滑动面与滑套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孔中,并与靶标座滑动面端的端面配合;微调螺栓安装在滑套内孔的另一端。外弹簧套装在滑套一端头处的外圆表面上。所述靶标座的感应面位于靶标座一端,并且该靶标座的感应面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所述滑套的内径与靶标座上形成滑动面的端板的外径相同。滑套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外径大于滑套的外径,并与支撑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滑套一端端板的圆周表面为滑套的滑动面。所述滑套一端端板的中心有靶标座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孔径与靶标座的外径相同,当靶标座安装在滑套的端板上后,所述滑套与所述靶标座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祀标座一端的圆周表面有径向凸出的凸台,该凸台的圆周表面形成了祀标座的滑动面。所述靶标座另一端的内表面有与靶标连接的内螺纹。所述靶标座的内径与靶标的外径相同。所述支撑套筒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中心有滑套的安装孔。所述滑套安装孔的孔径与滑套的外径相同,所述支撑套筒的孔径与滑套端板的外径相同,使所述滑套与支撑套筒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并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外弹簧套装在滑套的圆表面,并与支撑套筒端板的外表面配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与飞机机体协调,并提供方便传感器安装使用的机体结构,更好地控制告警灯显示舱门开启/关闭。使用时,传感器水平安装在安装盒上,通过微调螺栓调节尺寸,以满足传感器的有效工作距离。当逆时针旋转舱门把手时,带动摇臂旋转至水平位置,门叉下压舌片,在内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证传感器的感应面与靶标的距离在感应范围内。即使在外部振动和结构较小变形的情况下,仍能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实现传感器警示舱门的关闭;顺时针旋转舱门把手,靶标在外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工作区,实现传感器警示舱门的开启。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将本专利技术在某型机上进行试验,结果如下采用现有技术,平均每100次舱门开启关闭会出现2次告警灯误指示现象。 采用本专利技术,平均每100次舱门开启关闭告警灯误指示现象为零。以下结合实施例图对该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舱门传感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靶标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舱门传感器安装座与舱门传感器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舱门传感器警示结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I.感应器 2.感应器螺母 3.感应器支座 4.衬套5.舌片支座6.连接件 7.靶标8.靶标座9.内弹簧 10.微调螺栓11.舌片12.门叉13.外弹簧14.滑套 15.支撑套筒本专利技术的舱门感应器警示结构由弹簧、衬套、靶标座、滑套、调节螺栓、支座和舌片组成。将传感器水平安装在安装盒上,通过微调螺栓调节尺寸,以满足传感器的有效工作距离。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是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包括靶标7、弹簧9、微调螺栓10、靶标座8和滑套14、外弹簧13、支撑套筒15。其中,滑套14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支撑套筒15内,并且位于该滑套14滑动面端与支撑套筒15的内表面滑动配合。靶标座8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14内,并且该靶标座8的滑动面与滑套14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9安装在滑套14内孔中,并与靶标座8滑动面端的端面配合;微调螺栓10安装在滑套14内孔的另一端。外弹簧13套装在滑套14 一端头处的外圆表面上。靶标7用能让感应器工作的金属制成,本实施例中,靶标7用钢制成。所述靶标座7的感应面位于靶标座8 一端,并且该靶标座7的感应面与靶标座8的端面配合;所述靶标座7小直径的直杆固定在靶标座8内。微调螺栓10安装在滑套14 一端。所述的滑套14为圆形壳体。滑套14的内径与靶标座8上形成滑动面的端板的外径相同。滑套14 一端有端板, 该端板的外径大于滑套14的外径,并与支撑套筒15的内径相同,使滑套14的外圆表面为阶梯状。所述滑套14 一端端板的圆周表面为滑套14的滑动面。所述滑套14 一端端板的中心有靶标座8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孔径与靶标座8的外径相同,当靶标座8安装在滑套14的端板上后,所述滑套14与所述靶标座8之间为滑动配合。滑套14另一端端头的内孔表面有螺纹。祀标座8为圆形壳体。祀标座8 —端的圆周表面有径向凸出的凸台,该凸台的圆周表面形成了靶标座8的滑动面。所述靶标座8另一端的内表面有与靶标7连接的内螺纹。所述靶标座8的内径与靶标7的外径相同。支撑套筒15为圆形壳体。支撑套筒15的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中心有滑套14的安装孔。所述滑套安装孔的孔径与滑套14的外径相同,所述支撑套筒15的孔径与滑套14端板的外径相同,使所述滑套14与支撑套筒15之间滑动配合。内弹簧9安装在滑套14内,并与靶标座8的端面配合。外弹簧13套装在滑套14的圆表面,并与支撑套筒15端板的外表面配合。所述微调螺栓为套筒状。在微调螺栓的一端有端板,该端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滑套14的外径。在所述微调螺栓的外圆周表面有与滑套14配合的外螺纹。感应器支座3通过螺栓与机体结构相连。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将支撑套筒15的外圆周表面与感应器支座3通过胶粘连接在一起。感应器I通过感应器螺母2与感应器支座3固定,然后与连接件6固连;舌片支座5与机体固连;舌片11能够绕舌片支座5上的一个轴旋转;靶标7与伸缩靶标座8固连;靶标座8能够在滑套14内滑动;滑套14在支撑套筒15内滑动。舱门关闭时,拨叉12逆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推动舌片11旋转,舌片11带动靶标座8移动直至靶标7进入感应区并使内弹簧9收缩一定距离,这样就可以保证靶标与感应器不会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而脱离工作区。舱门开启时,当拨叉12顺时针旋转,机构在外弹簧13的作用下复原。微调螺栓10用于调节靶标座8的行程。如图3所示,当40框门关闭时,拨叉12逆时针旋转至水平,压缩靶标座,当靶标7进入工作区时,如果继续向左移动,靶标座8向右收缩。权利要求1.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夕卜弹簧、支撑套筒;其中滑套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支撑套筒内,并且位于该滑套滑动面端与支撑套筒的内表面滑动配合;靶标座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内,并且该靶标座的滑动面与滑套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舱门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靶标、弹簧、微调螺栓、靶标座和滑套、外弹簧、支撑套筒;其中:滑套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支撑套筒内,并且位于该滑套滑动面端与支撑套筒的内表面滑动配合;靶标座有滑动面一端安装在滑套内,并且该靶标座的滑动面与滑套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内弹簧安装在滑套内孔中,并与靶标座滑动面端的端面配合;微调螺栓安装在滑套内孔的另一端;外弹簧套装在滑套一端头处的外圆表面上;所述靶标座的感应面位于靶标座一端,并且该靶标座的感应面与靶标座的端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松李芳付友波路航田世雄宋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