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属于生活家用电器领域。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属于生活家用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一种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的煮食厨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以磁场感应电流的加热原理进行加热,由锅体自身发热来烹饪食物,具有升温迅速、高效节能、安全可靠、清洁环保、方便快捷等优点、是倡导緑色厨房发展的高科技女ロ)PR ο高频电磁加热技术是ー种新型高效加热方式,通过高频大电流向被绕制成环状或其它形状的电磁加热线圈,由此在线圏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场,将金属等被加热物质放置在线圈附近,磁场就会穿透被加热物质,在被加热物质内部与加热电源相反的方向产生很大的涡电流,由于被加热物质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物质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电磁灶是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灶热源的产生就是电流形成高频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放置在微晶玻璃灶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磨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面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磁灶主要构成部分电子线路部分,线圈盘,散热风机和结构外売。I、电磁灶作为厨具市场的ー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电磁加热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盘中通上高频电流,在线圈盘的轴向两面产生磁场,当铁质锅具处于磁场范围内吋,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故电磁灶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自身发热而不是电磁灶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I倍)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电磁灶被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2、电磁炉采用全电脑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3、商用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生产的商用电磁炉,是ー种自身能量损耗超低,能量转化和利用率高的节能设备,其热利用率可达90%以上。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除了系统工作时,所损耗的能量外(< 2 5% ),几乎无任何额外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烹饪,并且低碳环保、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电磁炉灶,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ー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3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ロ、机芯风道、出风ロ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ロ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ロ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ロ、线盘风道、出风ロ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ロ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ロ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进ー步的,所述线盘形状锅体相匹配,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条紧贴锅底。进ー步的,还进一歩包括微晶板及锅圈,线盘、微晶板及锅圈依次组成支撑锅体。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I、安全性与传统明火炉相比由于不需燃烧柴油或石油气,就不用再担心点火或调火不当引起炸炉。在防漏电方面由于电磁炉感应线圈采用本身高度绝缘且耐高温的高温线制作,安装时与锅体并没有直接接触,中间是用厚15 20mm的隔热材料隔开的,其工作是靠电磁场感应使锅体自身发热,再加上系统本身的防过流设计及电源上安装的以防万一的高灵敏度的漏电开关这三重保护措施,绝没有漏电危险发生的可能。防辐射方面电磁炉感应线所产生的电涡流磁场,对铁质物质最大有效距离约30mm,超出这个距离的铁质物质感应强度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约离开IOOmm时,几乎五感应效果;再加上感应线圈背锅面有磁场切割磁条陈列,加强锅体对磁力线的汇聚吸收作用,使得电涡流磁场外散播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尤其经过完全密封的金属外壳包裹屏蔽后,任何电涡流磁场均不可能再对人体造成伤害。2、高效性在能量的吸收利用方面由于传统明火炉燃烧柴油或石油气时属于爆炸性燃烧,加上锅体为弧形表面,它的热吸收转化率仅达到20 35%左右,其余热量都经烟 排放了,决定了传统明火炉必然是ー种高耗能低利用率的设备;而商用电磁炉采用最先进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除了系统本身工作时的微量耗能外,几乎五任何浪费,其热利用率可达90%以上。在烹饪火力方面(I)商用电磁炉采用大功率加热技术,可以使锅内温度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程度,所用时间远少于传统明火炉;(2)商用电磁炉采用磁杆式八档位火力调节,只需要轻轻拨动,就可完全控制火力大小,与传统明火相比,它的火力钢架精确、细腻。3、节能性与传统的烹饪相比,本专利技术大大的节省了能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机芯的电气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机芯接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炉灶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炉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炉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CN 102913958 A书明说3/8页图6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如图I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机芯电气原理图,它包括机芯壳、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等。机芯是电磁炉灶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加热。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机芯接线图。包括显示板I、旋钮板2、传感器出线3、空气漏电开关4及线盘5等。本专利技术的额定电压380V±10% 50Hz三相三线制,设备外壳接地。额定功率标称值的90%-110%各挡功率分配第一挡-额定功率的20%;第二挡-额定功率的40% ;第三挡-额定功率的60% ;第四挡-额定功率的80% ;第五挡-额定功率的100% ;热效率90· 3%;适用锅具铁锅(430材质);エ作环境-10°C 40°C相対湿度90%以下。图3-图5是本专利技术炉灶的整体示意图。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6,所述机芯6将电能转换为热能;ー线盘5,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ロ 7、机芯风道8、出风ロ 9及机芯散热风机10,其中,机芯进风ロ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ロ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ロ 11、线盘风道12、出风ロ 13及线盘散热风机14,其中,线盘进风ロ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ロ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图6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线盘形状锅体相匹配,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条15紧贴锅底。其主要适用于大锅类的烹饪。图7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组装示意图。进ー步包括微晶板16及锅圈17,线盘、微晶板及锅圈依次组成支撑锅体。其主要适用于小锅类的烹饪。图8是本专利技术烹饪的线盘与锅体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组装示意图。其主要适用于平底锅类的烹饪。注意事项I)安装时请保证线圈盘与被加热容器之间的距离在n_13mm。2)请勿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福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