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保温生土砌块,特别涉及工业废渣自保温生土砌块。
技术介绍
生土建筑主要是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 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曾举办世界各地生土建筑展览。现在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致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 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废渣自保温生土砌块,包括两侧保温板(1)、中间保温板(2)、工业废渣为主的生土保护层(3)、工业废渣为主的内部生土层(4)、边肋(5)、中肋(6),其特征在于:保温层包括两侧保温板(1)和中间保温板(2),两侧保温板(1)和中间保温板(2)相互错开;中间保温板(2)厚度是两侧保温板(1)厚度的2倍,中肋(6)宽度为边肋(5)宽度的2倍。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