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叠合板 拼缝
,具体属于。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快速推进,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由于具有可节省脚手架和模板、施工快捷、整体性较好等突出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装配式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需要进行拼缝连接,侧向连接形式主要有键槽式、传统拼缝式、板面附加钢筋式拼缝等形式。采用键槽式只能传递剪力,而不能传递弯矩;传统拼缝钢筋传力间断,在拼缝处容易形成转角,产生较大裂缝,承载力也大大降低,导致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布局合理,在拼缝处采用整体式连接,通过钢筋的搭接、弯锚,和限位器的设置,形成空间桁架,结构可靠牢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该方法,将叠合板面附加钢筋,在两个叠合板之间设有搭接钢筋,搭接钢筋为倒梯形,上端两边向外侧延伸,两端向外延伸部分设有限位器,通过控制上下保护层厚度和板厚度,拉结上下层钢筋网片,增强板的抗剪能力,在靠近支座处,对部分板底钢筋采用了弯起式配筋,该弯起钢筋可以起到增强叠合面的抗剪性能,或支座负弯矩;所述的两个叠合板之间浇有混凝土,在拼缝处采用整体式连接,搭接钢筋上端设有附加钢筋,搭接连接钢筋形成空间桁架。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拼缝处采用整体式连接,通过钢筋的搭接、弯锚,和限位器的设置,形成空间桁架。叠合板拼缝可以较好地实现拼缝两侧纵向受力钢筋的传力,从而有效地传递弯矩,可以形成双向板受力状态。与整体叠合板比较,拼缝处刚度得到加强,受弯承载力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最高可达到25. 2%。与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合板增强型整体式拼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方法,将叠合板面附加钢筋,在两个叠合板之间设有搭接钢筋,搭接钢筋为倒梯形,上端两边向外侧延伸,两端向外延伸部分设有限位器,通过控制上下保护层厚度和板厚度,拉结上下层钢筋网片,增强叠合板的抗剪能力,在靠近支座处,对部分板底钢筋采用了弯起式配筋,所述的两个叠合板之间浇有混凝土,在拼缝处采用整体式连接,搭接钢筋上端设有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水平平行面设有分布钢筋,搭接连接钢筋形成空间桁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林,丁克伟,刘青松,尹万云,崔建华,刘守成,夏珊,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