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道整治
,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航道整治工程的筑坝、汊道促淤及生态工程的。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长江干线(特别是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大幕的拉开,长江航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航道条件及货运量大大增加,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连续七年居世界内河之首。目前,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多采用实体丁坝来束水攻沙,从而达到整治浅滩的目的。虽然实体丁坝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①耗用石材、木材等建筑 材料较多,工程量较大;②水流遇实体丁坝受阻,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坝体上,流态转变成环流、回流等,对河槽水流形成较大的约束,引起坝头水流流速异常增大,坝基生根困难,需要多年的抢护才会稳定;③实体丁坝占据了河流的自然空间,限制了河道过洪能力,破坏了滩槽的水沙平衡,使河槽的负担加重;④实体非淹没丁坝遇大洪水,一旦漫顶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受防洪标准的限制较大;⑤护根、护底和护坡有时要用大量的沉排,对河底生态破坏严重。在全国各大流域河道治理以及主要航道和河口治理工程中均应用有透水丁坝,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桩坝应用最为广泛。透水桩坝是用钻孔、振动、水力冲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群透水框架坝,它包括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河流中打设多个竖向坝桩,相邻的竖向坝桩之间设有网格,所述竖向坝桩和网格构成封闭区间,所述透水框架放置于网格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汉,谭伦武,郑惊涛,雷国平,余珍,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