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温磨损导位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76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53
一种抗高温磨损导位板,由WC颗粒棒状增强相与高铬镍合金基体复合而成,在宏观上构成“蜂窝”状结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高铬镍合金导位板,然后在高铬镍合金导位板工作表层加工均匀交替排列的盲孔,将WC颗粒与Ni基钎料放入球磨机中球磨混料,向混合料内加入酚醛树脂和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压坯造粒,然后把所得的粉料填入高铬镍合金导位板工作表层的盲孔中并压实,将压入粉料的高铬镍合金导位板放入烘干炉中进行烘干,随后把烘干的高铬镍合金导位板放到真空炉中或者气体保护炉中进行熔烧钎焊,然后炉冷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导位板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和抗氧化性好的特点;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工艺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机导位板的制备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导位板是钢铁型材轧制机的重要辅助零部件之一。它们在服役过程中与快速运动的温度可达900°C的高温钢坯直接接触,承受着高温磨损、冲击、挤压、氧化和冷却水的激冷作用,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报废率极高。导位板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钢材的产量和生产成本,因此,长久以来导位板的设计和制备一直受到工程技术人员和材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恶劣的工作条件要求导位板必须具备良好的高温强度、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以及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热疲劳性。目前,国内多数导位板采用高铬镍合金钢整体铸造制作,耐磨性较好。但这种导位板因含碳量高,脆性大,在炽热钢坯的冲击和冷却水的激冷作用下易开裂。近些年来涌现出了一些复合材料制作的导位板,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起来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韧性较好基体表面堆焊耐磨、耐热的合金层,如专利ZL91221901. 7、ZL 94206064. 4和ZL 200520128846. X ;第二种为通过铸渗的方法在韧性基体表面复合耐磨、耐热的陶瓷颗粒或合金层,如公开号为CN1320494A、CN 102233422A、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高温磨损导位板,其特征在于:由WC颗粒棒状增强相与高铬镍合金基体复合而成,WC颗粒棒状增强相均匀分布于高铬镍合金基体表层,与高铬镍合金基体在宏观上构成“蜂窝”状结构,WC颗粒棒状增强相占高铬镍合金基体表层的体积分数为10~80%;高铬镍合金基体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1.0~2.0%C,3.0~10.0%Ni,15~28%Cr,0.6~1.2%Si,0.6~1.2%Mn,<0.05%S,<0.05%P,余量为Fe;WC颗粒棒状增强相由WC颗粒和Ni基钎料组成,WC颗粒占WC颗粒棒状增强相的体积分数为20~80%,WC颗粒粒度为50~400目,Ni基钎料粒度为200~800目,Ni基钎料的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崇高侯书增邢建东高义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