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复合材料,其组分包括:碳纳米管(CNTs)、分散剂聚合物和基体聚合物。该方法包括:(1)将CNTs与作为分散剂的含苯环和腈基的聚合物切片按质量比(5-50)∶(95-50)混合均匀后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得到母粒;(2)将制备得到的母粒与纯热塑性聚合物切片按质量比(2-40)∶(98-60)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同时应满足CNTs的含量为1~20%,然后熔融共混挤出制备得到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对CNTs进行共价改性,不会破坏其结构,且分散性好,所得复合材料CNTs含量高、导电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更具体地是涉及将一类同时含有芳环和腈基的聚合物作为分散剂聚合物通过非共价改性方法制备出高碳纳米管含量的母粒及利用该母粒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CNTs)具有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力 学、电学和热学性能,使其在提高聚合物力学性能及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导电复合纤维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CNTs制备导电复合材料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白树林等(中国专利ZL 201010175050. 5)将CNTs与纯高聚物同时加入挤出机中制备出CNTs填充导电热塑性高聚物初级母粒,其中CNTs质量分数为O. 1-20. 0%。然后采用熔融侵润法制备不锈钢纤维填充高聚物二级母粒。最后将上述初级母粒、二级母粒和纯高聚物切片混合共同注塑成导电高聚物材料。刘克美等(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399418A)先将金属铝微细粉、碳纳米管、活性竹炭粉、活化海泡石、硫化银按照质量比(1-3):1 (O. 5-1. 5) (0. 4-2) (0. 01-1)混合均匀,研磨后得到粒径不大于15 μ m的导电改性材料,然后将上述导电改性材料加入到聚酯熔体中,搅拌均匀后,挤出造粒,得到CNTs质量分数为O. 35 13. 75%的导电抗菌聚酯母粒。易庆峰等(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1870812A)将CNTs、纳米蒙脱土、相容增韧剂和尼龙66混合,用密炼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得到导电母粒,其中CNTs质量分数为10. (Γ30. 0%。然后将母粒与尼龙66、相容增韧剂、抗氧剂、成核剂和润滑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备得到导电尼龙材料。但是CNTs的独特结构在赋予其众多优异的性能的同时也限制了其应用。CNTs表面具有大η键,缺陷少,缺乏活性基团,使其表面既不亲水也不亲油,很难在各种溶剂或聚合物熔体中分散和溶解。此外,CNT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长径比和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其易团聚或缠绕。因此,为了改善CNTs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共价改性(中国专利ZL 200610118122. 6 ;Zhao X. D. , Lin ff. R. , Song N. H. , et al. J. Mater.Chem.,2006,16:4619-4625 ;)或非共价改性(中国专利ZL 200810159180)。共价改性,通常指利用CNTs表面或末端位置上的缺陷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特定的官能团或接上功能性分子;非共价改性,指利用CNTs表面的疏水性表面和π电子结构与其它分子通过疏水力、π-堆叠等弱相互作用结合,使可溶性的有机分子缠绕或吸附在CNTs的表面。这两种改性方法在含CNTs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采用共价改性方法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方面,钱琦等(中国专利ZL200510024522. 6)首先对CNTs进行硝酸氧化结合球磨表面处理,然后与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偶联剂和抗氧剂在二甲苯中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将得到的混合料与三元乙丙橡胶、交联剂、助交联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得到抗静电复合材料的高浓度母料,其中CNTs质量分数约为2. (Γ17. 0%。最后将得到的母料与普通聚乙烯按一定比例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得到CNTs/聚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黄德欢等(中国专利ZL 200710067203. 2)先将CNTs进行酸碱氧化处理,然后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混合形成反应混合物,经过熔融反应挤出制备得到CNTs质量分数为O. Γ20. 0%的CNTs/PP复合材料。CNTs经酸碱修饰后表面能降低,同时连接有羟基和羧基,这些基团可与马来酸酐反应而接枝到PP长链上,从而提高了 CNTs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肖茹等(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1864610A)将混酸氧化处理后的CNTs与聚烯烃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造粒,得到CNTs/聚烯烃母粒,其中CNTs质量分数为1.0 10· 0%。在采用非共价改性方法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方面,周焕民等(中国专利申请号CN101870802A)将成纤高聚物(如涤纶切片、尼龙切片)、导电成分(炭黑和CNTs)、偶联剂及分散剂(如蒙旦蜡、聚乙烯蜡、OP蜡、铝酸酯)通过干燥、处理、加入辅剂进行高速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拉条切粒得到母粒,其中CNTs的质量分数为I. 6%。目前,制备含碳纳米管的导电复合材料方法存在CNTs含量偏低、分散性较差等缺陷。而为了提高CNTs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含量和改善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通常对其进行共价和非共价改性。CNTs的共价改性虽然可控性好,但是会破坏其石墨状管壁结构,使其电性能受到影响;非共价改性不会破坏原CNTs的结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优良特性,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目前采用的非共价改性方法还无法有效地提高CNTs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含量和分散性。因此筛选出一种能够对CNTs通过非共价改性的方法即可显著提高其分散性的聚合物,对于制备CNTs含量高、分散性好、工艺简单且适用范围广的导电复合材料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可以极大地简化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提高CNTs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碳纳米管含量的聚合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这种母粒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所得母粒中CNTs含量高、分散均匀,且无需对CNTs进行共价改性和添加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利用这种母粒制备的导电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橡胶、膜制品及纤维材料中。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是CNTs与分散剂聚合物的混合物切片,所述的CNTs均匀地镶嵌在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中,形成导电网络;所述的CNTs为单壁碳纳米管(SWCNT)或多壁碳纳米管(MWCNT);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为同时含有苯环和腈基的聚合物,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或聚芳醚腈(PEN)。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所述的CNTs与分散剂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 50:95 50。如上所述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所述的CNTs直径和长度分别为O.75 30nm和O. Γ50 μ m ;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2 10g/1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的制备方法,将CNTs与分散剂聚合物切片按质量比5 50:95 50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6 20分钟后,挤出并造粒制备得到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如上所述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CNTs为单壁碳纳米管(SWCNT)或多壁碳纳米管(MWCNT);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为同时含有苯环和腈基的聚合物,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或聚芳醚腈(PEN)。如上所述的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CNTs直径和长度分别为O. 75^30nm和O. Γ50 μ m ;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的熔融指数为2 10g/10min ;所述的熔融共混温度为185 315°C。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复合材料,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导电复合材料是CNTs、分散剂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其特征是: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导电母粒是CNTs与分散剂聚合物的混合物切片,所述的CNTs镶嵌在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中形成导电网络;所述的CNTs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的分散剂聚合物为同时含有苯环和腈基的聚合物,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或聚芳醚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黎明,徐速,何钧炜,倪建华,凌新龙,掌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