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thod for preparing carbon nanotubes lithium sulfide carbon composite, the sulfur powder dissolved in anhydrous toluene, forming a transparent solution A; carbon nanotubes dispersed in tetrahydrofuran solution three ethyl lithium borohydride, form a suspension B; then the solution A is added into the suspension B, cntswere 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碳纳米管-Li2S-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推进,迫切需要更高容量、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然而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进展缓慢。锂硫电池是以金属锂作为负极,单质硫或硫基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的二次电池。在理论上,锂与硫完全反应后生成Li2S,可实现2电子反应,其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mAh/g,以硫与金属锂构建的二次电池体系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Wh/kg,实际能量密度目前能达到300Wh/kg,且单质硫质量轻,自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是最具潜力的高容量电极材料。硫化锂(Li2S)是一种新型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材料理论容量高达1166mAhg-1,是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的数倍;其首次脱锂充电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收缩,能给后续的嵌锂放电反应提供空间,保护电极结构不受破坏;其可与非锂金属负极材料(诸如硅、锡等)组装电池,有效避免锂枝晶形成等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该材料电子/离子导电率低,反应中间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升华硫粉溶解于无水甲苯中,溶液浓度为0.01~2mol/L,溶解温度为0~110℃,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A;(2)将碳纳米管加入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10min~4h,使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碳纳米管与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升华硫粉溶解于无水甲苯中,溶液浓度为0.01~2mol/L,溶解温度为0~110℃,形成均一透明的溶液A;(2)将碳纳米管加入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10min~4h,使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碳纳米管与Li2S的质量比控制为1:1~1:32,Li2S由步骤(1)中的升华硫转化而来;所述三乙基硼氢化锂与步骤(1)中升华硫粉的摩尔比为2~10:1;三乙基硼氢化锂的四氢呋喃溶液浓度控制为0.1~2mol/L;(3)将步骤(1)所得溶液A加入步骤(2)所得悬浮液B中,搅拌反应1min~2h,加热蒸干形成碳纳米管-Li2S粉末,优选加热温度为70~150℃;(4)将步骤(3)所得产物碳纳米管-Li2S粉末于氩气保护下,升温至300~600℃保温0.5~10h,然后通入乙炔气体,进行气相沉积碳,沉积时间为0.5~24h,然后冷却到室温,即得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控制气相沉积的碳的质量为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2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成的溶液A浓度为0.1~1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硫化锂-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超,汤林波,张宝,肖彬,孙楠,童汇,喻万景,张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