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81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方法,属于功能聚合物制备领域。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均聚或共聚合反应,于65~80℃下聚合2-5小时,单体转化率达95%以上,成功得到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单体转化率高,所得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的固含量高,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乳液聚合合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反应体系聚合速率快,单体转化率高,胶乳体系固含量高且稳定,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窄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功能聚合物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这些树脂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涂料等方面。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应用最广。PMMA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耐气侯变化性,较好的抗冲击性以及良好的切削性能,能用吹塑、注射、挤出等塑料成型的方法加工成大到飞机座舱盖,小到假牙和牙托等形形色色的制品。但是由于PMMA有较大的侧基,分子链容易缠结,使得PMMA的黏度较高,成型流动性能差,制品成型后容易产生内应力,成型时对工艺条件控制要求严格。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球状结构,因此相比于线型聚合物而言,具有较低的熔融黏度和溶液黏度,可用于制备无溶剂涂料和高固体含量聚合物溶液及改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性能等。因此,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可用于制备高固体含量涂料、粘合剂坐寸ο目前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技术主要是采用活性/可控自由基的溶液聚合,这类方法得到的支化聚合物,其分子量低,分子量分布宽,且反应条件苛刻。相对于活性自由基聚合而言,常规自由基聚合实施条件更为简易,Sherrington等{Synthesis of Branched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s: Effect of the Branching Comonomer ^irwciwreMacromolecules 2004, 37: 2096)以双烯化合物为支化单体,在大量有机溶剂和硫醇的存在下,控制初级链的长度来抑制交联,经常规自由基聚合合成支化PMMA,但由于大量有机溶剂和硫醇的存在,使得成本仍然很高,得到的支化PMMA分子量低且分子量分布宽。Sherrington 等{Synthesis of Highly Branched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s Using the uStratheIyde methodology^acromolecules 2006, 39: 1455)又研究了在无溶剂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双烯化合物为支化单体,在不同硫醇的存在下,合成了支化PMMA,虽然聚合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大量的硫醇的存在,得到支化PMMA的分子量并没有提高,其光散射重均分子量在(Il)XlO4 g/mol范围,分子量分布大于10,且支化PMMA胶乳的固含量很低,仅为10%左右。上述研究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规模化应用的发展。追求合成方法的简化与环保是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专利技术采用乳液聚合法,以含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合成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得到了固含量高且稳定的胶乳体系和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且支化程度可控的聚合物;同时在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短,以水作为反应介质,既节省了成本,又消除了溶剂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用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体系稳定,固含量高,操作简单易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转化率高, 所得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以根据需要在较宽范围内进行调节。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采用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以蒸馏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水溶性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甲基)丙烯酸酯为聚合单体进行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65 80°C,聚合反应时间控制为2-5小时。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水溶性引发剂聚合单体的摩尔质量比为O.5 2:0. 5 2:100,其中所述的水与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I. 5 4: I。其中所述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聚合单体的3 wt%,保证聚合体系稳定且 pH值为7 8呈弱碱性。其中所述的聚合方法为乳液聚合,聚合机理为自由基聚合。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是兼有可聚合双键和巯基的功能单体,具体为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其结构式为权利要求1.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采用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以蒸馏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水溶性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甲基)丙烯酸酯为聚合单体进行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65 80°C,聚合反应时间控制为2-5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水溶性引发剂聚合单体的摩尔质量比为O. 5^2:0. 5 2:100,其中所述的水与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I. 5 4: I。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为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聚合单体的3 wt%,保证聚合体系稳定且pH值为疒8 呈弱碱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功能聚合物制备领域。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均聚或共聚合反应,于65~80℃下聚合2-5小时,单体转化率达95%以上,成功得到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单体转化率高,所得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的固含量高,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节。文档编号C08F2/26GK102911310SQ201210428200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黄文艳, 薛小强, 蒋其民, 杨宏军, 蒋必彪 申请人:常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采用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以蒸馏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水溶性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甲基)丙烯酸酯为聚合单体进行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65~80℃,聚合反应时间控制为2?5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艳薛小强蒋其民杨宏军蒋必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