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稀土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9670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纳米稀土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先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苯撑乙炔类羧酸配体,然后羧酸配体和稀土离子通过配位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该材料合成步骤简单、条件温和,此外还通过加入单官能团的6-氨基己酸配体来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因具有氨基水溶性好并可以对纳米粒子进行后修饰,例如可以和叶酸结合从而实现靶向细胞成像,并对该纳米粒子的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等表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金属一有机框架材料
具体涉及一类纳米稀土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具有孔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因而在气体吸附和储存、生物传感、非均相催化、离子交换、磁共振成像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由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大体积效应限制其在溶液中的很多应用,因此近年科学家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对大块材料进行裁剪设计合成出了纳米尺度的配位聚合物,从而有利于合成出具有多种性质的功能纳米材料。纳米尺度金属一有机配位聚合物由于其结构和化学多样性对于在生物标记和成 像方面的应用和传统纳米药物相比具有更好优势,药物装载量高并可以自身降解。近年来对纳米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方法及相关应用方面,制备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其中微乳液法效果较好,而应用研究较多的主要是在生物造影齐U、催化及药物运载等方面。选择稀土离子作为金属连接体是由于稀土离子和羧酸有很高的亲和性且不会对配体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并且Gd离子具有很高顺磁性。目前实行水溶性的方法主要是对纳米配位聚合物进行后修饰,例如包裹一层硅壳或者水溶性聚合物,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稀土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Ln?(L)?·DMF·H2O;其中Ln为Gd、Eu或Yb稀土离子,L为配体4,4“,4““?苯?1,3,5?乙炔基苯甲酸;配体4,4“,4““?苯?1,3,5?乙炔基苯甲酸的合成路线如下:1)?4?炔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氮气气氛下,将对溴苯甲酸甲酯,四(三苯基膦)钯,碘化亚铜溶解在无水无氧的二异丙胺中,在室温下注入三甲基硅烷基乙炔,60?90℃避光反应12?4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溶剂后,用硅胶柱提纯,以混合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得到的淡黄色固体物,将该固体溶于四氢呋喃和甲醇中,再加入1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曲立黄维龚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