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子出料机构,在安装座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在辊子轴上固定有输送辊与驱动链轮,在输送辊后侧的升降架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在安装座上固定有压紧架,在压紧架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在压紧枢轴上固定有枢轴框架与气缸杠杆,在枢轴框架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在压紧轮轴上固定有压紧轮;在压紧架上固定有气缸座,在气缸座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使用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子出料机构,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对管子出料大多采用辊道进行输送,这样不仅位置无法固定,而且管子容易滚动,出料输送很不方便,很难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确保出料输送过程中管子位置固定、提高管子出料效率的管子出料机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子出料机构,在安装座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在辊子轴上固定有输送辊与驱动链轮,在输送辊后侧的升降架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左右两排从动辊形成V形的输送槽,从动辊与输送辊配合;在安装座上固定有压紧架,在压紧架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在压紧枢轴上固定有枢轴框架与气缸杠杆,在枢轴框架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在压紧轮轴上固定有压紧轮;在压紧架上固定有气缸座,在气缸座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气缸头与所述的气缸杠杆相铰接。在升降架上固定有绝缘垫,在绝缘垫上固定有所述的轴承座。在安装座固定安装有滚动轨道,滚动轨道的长度方向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升降滚轮,升降滚轮与滚动轨道配合。在升降架左右两侧的安装座上固定有废料槽。在升降架上固定有翻转气缸,在升降架上上转动安装有翻转枢轴,在翻转枢轴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滚动台与连接轴,连接轴与翻转气缸的端部相铰接。本专利技术可对管子柱面V型槽对称支撑,这样确保了出料输送过程中管子位置固定,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输送压紧机构和出料系统可移动框架可以通过气缸作升降运动,这样可对管子起到压紧作用,这样更好的控制管子出料时的输送;使用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A— 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管子出料机构,在安装座I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4,在辊子轴4上固定有输送辊5与驱动链轮6,在输送辊5后侧的升降架2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3,左右两排从动辊3形成V形的输送槽,从动辊3与输送辊5配合;在安装座I上固定有压紧架7,在压紧架7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8,在压紧枢轴8上固定有枢轴框架9与气缸杠杆10,在枢轴框架9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11,在压紧轮轴11上固定有压紧轮12 ;在压紧架7上固定有气缸座13,在气缸座13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14,压紧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15,气缸头15与所述的气缸杠杆10相铰接。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绝缘垫16,在绝缘垫16上固定有所述的轴承座3。在安装座I固定安装有滚动轨道17,滚动轨道17的长度方向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升降架2上转动安装有升降滚轮18,升降滚轮18与滚动轨道17配合。在升降架2左右两侧的安装座I上固定有废料槽19。 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翻转气缸20,在升降架2上转动安装有翻转枢轴21,在翻转枢轴21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滚动台22与连接轴23,连接轴23与翻转气缸20的端部相铰接。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六角螺钉将滚动轨道固定在安装座I上,用内六角螺钉将废料槽19固定在安装座I的两侧,用内六角螺钉将坯料挡板24固定在安装座I上,用内六角螺钉将升降气缸25固定在安装座I上;轴承座3、绝缘垫16和绝缘套筒26通过六角头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与六角螺母固定在升降架2上,辊子轴4通过键与输送辊5配合,辊子轴4通过键与驱动链轮6配合,翻转枢轴21转动安装在升降架2上;从动辊6套在辊子轴上,辊子轴与辊子轴支撑块配合并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在坯料出口滚动台22上,翻转枢轴21与自润滑轴套配合夹紧,并与轴衬配合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坯料出口滚动台22上,轴连接件通过键将连接轴23和翻转枢轴21连接起来;坯料出口滚动台22通过翻转枢轴21放在轴支架上;翻转气缸20通过螺母与连接轴23连接,用内六角螺钉和弹簧垫圈将气缸耳轴支撑和气缸耳轴支撑座固定在升降架2上;将升降滚轮18安装在升降架2上,升降架2通过升降滚轮18与滚动轨道17配合,升降气缸通过螺母将升降架2连接起来,用内六角螺钉将滑动导轨末端挡板固定在滚动轨道17上;最后用内六角螺钉将压紧架7固定在安装座I上。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电动机通过减速机减速,减速机输出轴带动驱动链轮6转动,通过链传动把扭矩传递给辊子轴4,从而使得输送辊5转动,进而使得管子沿出料方向运动;同时,压紧轮12下压,坯料出口滚动台22通过翻转气缸20可以做升降运动,二者共同起到管子定位和夹紧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安装座(I)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4),在辊子轴(4)上固定有输送辊(5)与驱动链轮(6),在输送辊(5)后侧的升降架(2)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3),左右两排从动辊(3)形成V形的输送槽,从动辊(3)与输送辊(5)配合;在安装座(I)上固定有压紧架(7),在压紧架(7)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8),在压紧枢轴(8)上固定有枢轴框架(9)与气缸杠杆(10),在枢轴框架(9)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11),在压紧轮轴(11)上固定有压紧轮(12);在压紧架(7)上固定有气缸座(13),在气缸座(13)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14),压紧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15),气缸头(15)与所述的气缸杠杆(10)相铰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绝缘垫(16),在绝缘垫(16)上固定有所述的轴承座(3)。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安装座(I)固定安装有滚动轨道(17),滚动轨道(17)的长度方向呈竖直方向设置;在升降架(2)上转动安装有升降滚轮(18),升降滚轮(18)与滚动轨道(17)配合。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左右两侧的安装座(I)上固定有废料槽(19)。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升降架(2)上固定有翻转气缸(20),在升降架(2)上上转动安装有翻转枢轴(21),在翻转枢轴(21)上固定有坯料出口滚动台(22 )与连接轴(23 ),连接轴(23 )与翻转气缸(20 )的端部相铰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子出料机构,在安装座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在辊子轴上固定有输送辊与驱动链轮,在输送辊后侧的升降架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在安装座上固定有压紧架,在压紧架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在压紧枢轴上固定有枢轴框架与气缸杠杆,在枢轴框架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在压紧轮轴上固定有压紧轮;在压紧架上固定有气缸座,在气缸座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管子出料的效率,使用方便灵活。文档编号B65G13/07GK102910411SQ20121043332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飞, 吴云强, 李秀成, 龚国华, 周怡, 殷佳燕, 周洪根, 曹益民, 钱军 申请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子出料机构,其特征是:在安装座(1)上呈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架(2),在升降架(2)上转动架设有辊子轴(4),在辊子轴(4)上固定有输送辊(5)与驱动链轮(6),在输送辊(5)后侧的升降架(2)转动安装有左右两排从动辊(3),左右两排从动辊(3)形成V形的输送槽,从动辊(3)与输送辊(5)配合;在安装座(1)上固定有压紧架(7),在压紧架(7)的顶端部转动架设有压紧枢轴(8),在压紧枢轴(8)上固定有枢轴框架(9)与气缸杠杆(10),在枢轴框架(9)上转动安装有压紧轮轴(11),在压紧轮轴(11)上固定有压紧轮(12);在压紧架(7)上固定有气缸座(13),在气缸座(13)上铰接安装有压紧气缸(14),压紧气缸(1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气缸头(15),气缸头(15)与所述的气缸杠杆(10)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吴云强,李秀成,龚国华,周怡,殷佳燕,周洪根,曹益民,钱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