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602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2:27
一种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轴及传送带,传动轴设置在支架上,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转,该物品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传送辊轴和间隔设置在每个传送辊轴上的多个传送辊轮,传送辊轴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并与传送带间隔设置,传送辊轮与传送带接触,传送带的运转使得传送辊轮转动,从而移动需要传送的物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设置在传送辊轴上的传送辊轮与传送带接触,使传送带被磨损的面积减少,可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个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在传送时物品不会磨损传动辊轴,维修更换传送辊轮也较方便,且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品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厂生产中,物品需要通过传送装置运送到指定位置。传统的传送装置主要为电机带动传送皮带,进而由传送皮带带动传递辊,由传递辊传送物品。该种传送装置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传递辊与皮带接触一定时间之后,因磨擦较大容易引起皮带破损,进而使传送装置失效,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破损后的皮带需要整个更换,维修成本较高。目前生产中还会采用皮带带动传送辊传动的方式进行,其中辊子如果用塑性材料的话,也较易磨损,更换的成本较高,而用刚性材料的话,成本较高,且辊轴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物品传送装置。一种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轴及传送带,传动轴设置在支架上,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转,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传送辊轴和间隔设置在每个传送辊轴上的多个传送辊轮,传送辊轴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并与传送带间隔设置,传送辊轮与传送带接触,传送带的运转使得传送辊轮转动,从而移动需要传送的物品。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轮在传送辊轴上的固定位置可更换;或者所述传送辊轴在支架上的固定位置沿传送辊轴的轴向方向可更换,以变更传送辊轮相对传送带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轮在每一传送辊轴上的固定位置相同。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承体,支承体设置在传送带运转的循环圈内并置于传送带的下方。进一步的,该支承体为固定或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承辊或者为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承板。进一步的,该支承体上设有间隔排列的支承轮,这些支承轮与传送带接触并支撑传送带。进一步的,该物品传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承传送带的辅助支承体,辅助支承体设置在传送带运转的循环圈外并置于传送带的下方。进一步的,该辅助支承体为固定或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承辊或者为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承板。进一步的,该辅助支承体上设有间隔排列的辅助支承轮,这些辅助支承轮与传送带接触并支撑传送带。进一步的,该辅助支承体可朝向或者远离传送带移动,以调节传送带的张紧度。进一步的,传送辊轴可固定设置在支架上,而传送辊轮转动设置在传送辊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传送辊轮固定设置在传送辊轴上,而传送辊轮与传送辊轴一起转动设置在支架上。进一步的,本技术具体可以根据传送的物品的重量或使用的时间长短及传送距离的长短来设计是否需要支承体。本技术的物品传送装置借助设置在传送辊轴上的传送辊轮与传送带接触,使传送带被磨损的面积减少,可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个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在传送时物品不会磨损传动辊轴,维修更换传送辊轮也较方便,且成本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 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io 2 传送带30 支承体Ι 辅助支承体 42 50 52 WSh1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I和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支架10、传动轴20、传送带30、支承体40、传送辊轴50及传送辊轮52。支架1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用于承载传动轴20等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可为具有四个侧壁首尾相接的框体。支架10亦可根据生产线或者物品输送的轨迹设计成不同形状。图I中示出两个传动轴20,传送带30呈一个封闭的循环圈,围绕在这两个传动轴20上。传动轴2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传动轴20的转动即可带动传送带30的运转。其中图I中的箭头表示传动轴20以及传送带30的运转方向。本实施例中,两个传动轴20均为主传动轴,即该两个传动轴20均与动力(例如电机)连接,并输出运转的动力。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传动轴20可为主传动轴,另一个传动轴20可为从传动轴。此外,根据物品输送的距离,还可设置多个传动轴20在支架10上,并均匀间隔设置。这些传动轴20均可与动力连接以输出动力,以便在传送带30上产生的张力较为均匀,由此延长传送带30的使用寿命。支承体40设置在传送带30运转的循环圈内,并置于传送带30的下方。支承体40用于支承传送带30,使传送带30不致变形向下延伸荡漾,以保证传送带30与位于传送带30上方的传送辊轮52的接触力度。本实施例中的支承体40为转动设置在支架10上的支承辊。如图I中箭头所示,该支承体40的运转方向与传动轴20的运转方向相同。该支承体40也可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请参考图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支承体40可为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的支承板。传送辊轴50设置在支架10上。各个传送辊轴50互相平行,且与支承体40平行设置。传送辊轴50设置在传送带30的上方。传送辊轴50与传送带30间隔设置,也即传送带30不与传送辊轴50直接接触。每一传送辊轴50上设置多个互相间隔的传送辊轮52。传送辊轮52与传送带30接触。如图I所示,当传送带30被传动轴20带动运转时,与传送带30接触的传送辊轮52也跟着一起转动,由此放置在传送辊轮52上的物品60沿着传送带30的纵向方向(如图I 中物品60上方的箭头所示)被传送。换言之,该传送带30传送物品60的运动方向即为传送带30的纵向方向。各传送辊轴50之间的间距,以及每一传送辊轴50上的各传送辊轮52之间的间距可依需传送的物品60的尺寸设定。相较于传统的物品传送装置其整个传送辊与传送带相接触,本技术中传送辊轴50与传送带30间隔设置,再借助设置在传送辊轴50上的传送辊轮52与传送带30接触,使传送带30被磨损的面积减少,可延长传送带3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个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传送时物品不会磨损传动辊轴,维修更换传送辊轮也较方便,且成本低。进一步地,传送辊轮52在传送辊轴50上的位置可更换。当传送带30相对传送辊轮52的某一位置被磨损后,可变换传送辊轮52相对传送带30的横向方向(即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无需更换整个传送带30,延长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并节省传送装置的维修成本。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传送辊轴50在支架10上的位置设置成沿传送辊轴50的轴向方向可更换,由此来改变传送辊轮52相对传送带30的横向方向上的位置。为了使传送带30上的磨损区域在其纵向方向上一致,可将传送辊轮52在每一传送辊轴50上的位置设置成相同,即如图2中所示,各传送辊轴50上的传送辊轮52呈互相平行的直线排列。如此,当传送带30的对应传送辊轮52的区域被磨损后,可移动传送辊轮52,以变更其相对传送带30的横向方向的位置,从而避开传送带30的该磨损区域。传送棍轴50可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而传送棍轮52转动设置在传送棍轴5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传送辊轮52固定设置在传送辊轴50上,而传送辊轮52与传送辊轴50 —起转动设置在支架10上。进一步的,本技术也可以设计成无支承体40的装置,具体可以根据所传送的物品60的重量或使用的时间长短及传送距离的长短来设计。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中的支承体40也可设计成与传送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品传送装置,包括支架、传动轴及传送带,传动轴设置在支架上,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运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传送辊轴和间隔设置在每个传送辊轴上的多个传送辊轮,传送辊轴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并与传送带间隔设置,传送辊轮与传送带接触,传送带的运转使得传送辊轮转动,从而移动需要传送的物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娟钱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