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属于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回转滑座(1)、滑枕(2)、滑枕接油盒(3),滑枕接油盒(3)与回转滑座(1)连接,滑枕接油盒(3)上设有通孔(31),滑枕(2)插入回转滑座(1)和通孔(31)中,并可在回转滑座(1)通孔(31)中往复滑动,滑枕(2)具有平滑的表面,通孔(31)上设有密封部(32),滑枕接油盒(3)上还设有接油槽(33),接油槽(33)与密封部(32)上相对于回转滑座(1)的一侧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简单,制作快捷,成本较低,能够安全有效的防止漏油情况的发生,从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防漏油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
技术介绍
如今机床研发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机床功能要求提高的同时,对机床防护细节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防水、防漏油、防尘。并且随着机床的制造和购置成本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机床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为了保证机床能够在高精度下长期工作,增强机床自身的养护功能自然更加重要,作为机床生产企业在机床的设计和生产中也会在此方面多加研究。然而在目前机床的日常使用中,机床加工部件的漏油情况时有见之。比如滑枕,液压箱等部位,其漏油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关系到机床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在日常使用中,立式车床、龙门机床、镗床中漏油较为严重的部件是滑枕。由于滑枕始终垂直与工作台面,因此,只要漏油,油便必定落在工作台面或是工件上,进而可能和冷却液混合在一起,进入冷却液箱,污染冷却液,最终使冷却液无法使用,影响到机床的正常的工作,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公司的制造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机床中的很多漏油情况是由管接头密封性差引起的,这些均可以通过更换密封性好的接头改善,而对于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则不可能轻易改善,因此,合理的设计对于防漏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机床中使用的滑枕上需要安装直线导轨的运动支撑件,导致滑枕表面不平整,因此对滑枕的防护也相对比较困难,采用一般的刮屑板方式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漏油效果,在加工过程中,润滑油会从缝隙中漏出,影响到机床的正常的工作。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便捷有效的能够防止漏油的滑枕防漏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现提供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床,通过与滑枕平滑密封连接的接油盒,可以便捷有效的能够防止漏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包括回转滑座、滑枕,还包括滑枕接油盒,所述滑枕接油盒与所述回转滑座连接,所述滑枕接油盒上设有通孔,所述滑枕插入所述回转滑座和通孔中,所述滑枕可在所述回转滑座和滑枕接油盒的通孔中往复滑动,所述滑枕上与所述回转滑座和滑枕接油盒的通孔接触的滑动面具有平滑的表面,所述滑枕接油盒的通孔上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滑枕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滑枕接油盒上还设有接油槽,所述接油槽与所述密封部上相对于回转滑座的一侧相通。优选的,所述滑枕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优选的,所述滑枕还包括枕芯和导轨板,所述导轨板设于所述滑枕横截面的四角。优选的,所述滑枕接油盒通孔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接油槽的形状为正方形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回转滑座。优选的,还包括刮屑板,所述刮屑板的一端与所述滑枕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刮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枕接油盒连接。优选的,所述刮屑板包括第一刮屑板和第二刮屑板,所述第一刮屑板设于所述回转滑座与滑枕接油盒之间,所述第一刮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油槽连接,所述第二刮屑板设于所述回转滑座相对于滑枕接油盒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刮屑板上设有密封通孔,所述滑枕插入所述密封通孔中并与所述密封通孔滑动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密封部设有密封槽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槽中,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滑枕滑动密封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储油盒,所述储油盒与所述滑枕接油盒的接油槽相通,所述储油盒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接油槽所处的水平面。一种机床,包括如上述的滑枕防漏油结构、横梁滑座和横梁,所述横梁滑座与所述回转滑座连接,所述横梁滑座与横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梁滑座并可在横梁上移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滑枕具有平滑的表面,并且滑枕接油盒与滑枕的四周均能密封连接,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滑枕和回转滑座间滑落; 同时,接油槽能够方便储存滑枕接油盒阻止的漏出的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快捷,成本较低,能够安全有效的防止漏油情况的发生,从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枕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枕接油盒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刮屑板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转滑座、2为滑枕、3为滑枕接油盒、31为通孔、32为密封部、33为接油槽、34为密封槽、35为密封圈、4为第一刮屑板、5为第二刮屑板、6为第一通孔、7为第二通孔、8为储油盒、9为横梁滑座、10为横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阐释。如图I和图3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包括回转滑座I、滑枕2、滑枕接油盒3。滑枕接油盒3与回转滑座I连接,滑枕接油盒3上设有通孔31。滑枕2插入回转滑座I和通孔31中,并可在回转滑座I和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中如图中A和B所示的方向往复滑动。滑枕2上与回转滑座I和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接触的滑动面具有平滑的表面。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上设有密封部32。密封部32与滑枕2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滑枕接油盒3上还设有接油槽33。接油槽33与密封部32上相对于回转滑座I的一侧相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滑枕上设置密封连接的滑枕接 油盒,防止润滑油从滑枕和回转滑座间滑落。本专利技术的滑枕具有平滑的表面,并且滑枕接油盒与滑枕的四周均能密封连接,同时,接油槽能够方便储存滑枕接油盒阻止的露出的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快捷,成本较低,能够安全有效的防止漏油情况的发生。如图2中所示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滑枕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也可为梯形。平整的滑枕2的表面利于与其密封连接的滑枕接油盒3发挥最佳阻挡漏油的效果。并优选的,为了滑枕2上下运动支时撑所需,滑枕2还包括枕芯21和导轨板22,导轨板22设于滑枕正方形的横截面的四角。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平整性,滑枕2的表面需在安装完所有导轨板22后一起加工平整。如图3和图I中所示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滑枕接油盒3通孔31的形状为正方形。接油槽33的形状为正方形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开口朝向回转滑座I。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的尺寸与滑枕2的横截面尺寸一致。便于通孔31与滑枕2的密封。此外,如图I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刮屑板。刮屑板的一端与滑枕2滑动密封连接,刮屑板的另一端与滑枕接油盒3连接。刮屑板包括第一刮屑板4和第二刮屑板5。第一刮屑板4设于回转滑座I与滑枕接油盒3之间,第一刮屑板4的另一端与接油槽33连接。第一刮屑板4在滑枕2上下滑动时,将滑枕2表面的润滑油刮下,刮下的润滑油可直接进入与第一刮屑板4的另一端连接的滑枕接油盒3的接油槽33中。第二刮屑板5设于回转滑座I相对于滑枕接油盒3的另一侧。用于防止外部铁屑及粉尘进入滑枕2位于滑枕接油盒3及回转滑座I内部的滑动面。此外,如图4中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刮屑板上设有密封通孔,滑枕2插入密封通孔中并与密封通孔密封连接。即第一刮屑板4和第二刮屑板5的形状与滑枕接油盒3相似。并且,为了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滑枕防漏油结构的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枕防漏油结构,包括回转滑座(1)、滑枕(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枕接油盒(3),所述滑枕接油盒(3)与所述回转滑座(1)连接,所述滑枕接油盒(3)上设有通孔(31),所述滑枕(2)插入所述回转滑座(1)和通孔(31)中,并可在所述回转滑座(1)和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中往复滑动,所述滑枕(2)上与所述回转滑座(1)和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接触的滑动面具有平滑的表面,所述滑枕接油盒(3)的通孔(31)上设有密封部(32),所述密封部(32)与所述滑枕(2)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滑枕接油盒(3)上还设有接油槽(33),所述接油槽(33)与所述密封部(32)上相对于回转滑座(1)的一侧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其,王永兴,褚朋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