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构件尤其是车顶面板组装在机动车辆车体结构上的系统,包括:设备(100),设计成将所述构件夹紧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的适当的组装位置;中心(40,40’),用于将所述构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车体结构上;以及输送线(2),用于将一连串的所述车体结构运送至焊接中心和用于将组装有所述构件的所述车体结构运送出焊接中心,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设备设有用于抓紧所述构件的装置;并且其包括第一机械手装置(12),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设备进入在拾取位置与所述构件连接的状态,和用于将连接于所述构件的所述设备运送至位于所述输送线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6)的车体结构,以根据相互定位将其约束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由此所述构件占据所述适当的组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构件组装在机动车辆车体结构上的系统,其类型为包括设计成在适当的组装位置将所述构件夹紧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的设备;用于将所述构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的中心;以及用于将一连串的车体结构运送至焊接中心和用于将其上组装有所述构件的所述车体结构运送出所述焊接中心的输送线。
技术实现思路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车体结构〃应理解为机动车辆的车体或其任意子组件,例如底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系统,其能够以更短的循环时间执行组装过程,且结构简单和所含成本降低。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系统,其能够操作在不同型号的机动车辆上。一个或更多的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技术方案I特征的组装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题还涉及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组装方法。本文描述的系统的特征在于,夹紧设备设有用于抓紧所述构件的装置,和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机械手装置,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设备在拾取位置进入与所述构件连接的状态,和用于将连接于所述构件的所述设备运送至位于所述输送线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的车体结构,以便根据相互定位将其约束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由此所述构件占据所述适当的组装位置。本文描述的组装系统构造成用于相对于已经在焊接中心上游位置的车体结构将构件定位在其正确的组装位置,以便在所述中心仅执行构件的焊接,而无需定位。如后所述,这能够减少系统的循环时间,因为用于定位构件的时间包括于在焊接中心上游执行的单独循环内。根据所述系统,一旦上述抓紧和夹紧设备已经与构件连接并且已经被约束在车体结构上,则抓紧和夹紧设备与车体结构一起从输送线输送至焊接中心。所述系统包括设计成在所述结构上焊接构件的操作结束后从车体结构移除设备的第二机械手装置。在各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预先配置成通过车体结构本身支撑。如后所详述,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储存点,抓紧和夹紧设备在使用之后被释放在储存点上,且所述储存点预先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和第二机械手设备交互。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设备设计成从所述储存点拾取设备,以组装新构件,而上述第二机械手设备设计成在所述构件的焊接操作结束时将设备释放在所述储存点。在各种实施例中,储存点包括沿系统的输送线延伸的结构,在其上游侧(相对于车体结构沿输送线的前进方向)与上述第一机械手装置交互,而在其下游侧(相对于车体结构沿输送线的前进方向)与上述第二机械手装置交互。而且,储存点包括用于在两侧即上述上游与下游侧之间输送设备的装置。如后更清楚详述,在本文描述的系统的操作期间,确定了上述抓紧和夹紧设备的闭合路径,闭合路径包括 第一路径,从焊接中心的上游位置延伸至所述中心内,其中,设备用于组装构件,并通过用于车体结构的相同输送线输送;和 第二路径,从所述焊接中心的输出延伸至上述载入站,其中,设备本身被输送出用于车体结构的输送线,以便可用于新构件的组装。本专利技术的更多有利特征 参照所附从属权利要求。权利要求形成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本文所提供技术教导的一体部分。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完全非限制举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附图中 图I为本文所述的组装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2至图6为图I的系统的细节的视图;和 图7图示了本文所述组装系统中使用的夹紧设备的一个举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描述说明了各种具体细节,其目的在于让人深入理解实施例。实施例可能不含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或其它方法、构件、材料等地来提供。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操作,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将不是晦涩难懂的。所使用的参照仅出于方便目的而提供,因此不限制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随后描述中,具体参照用于在机动车辆车体结构上组装车顶面板的系统。然而,应注意,下文中所提及的基本原理也可应用于组装其它类型构件的系统,且其同样地具有上述以及下文将深入讨论的可实现的优势。参照附图,标号10表示用于在机动车辆车体结构上组装车顶面板P (图中一些由P1,P11,P111,Piv表示)的系统。总体上,所述系统包括焊接中心4,在焊接中心4将车顶面板焊接在车体结构上;和输送线2,其用于将一连串的车体结构运送至焊接中心,并将其上组装有车顶面板的所述结构运送出所述焊接中心。应注意,除了焊接,在中心4还可通过其它技术例如铆接,将构件固定在车体结构上。车体结构,整体上由标号3(在图中一些车体结构由3A、3B、3C表示)表示,通过多个压制金属薄板元件构成。在所示举例(结合图2)的情况下,车体结构包括底部的底盘31、两个相对的侧面板311和顶部用于连接两个侧面板的横向部件3111,其中,这里未打算描述构成所述结构的所有元件,因为对于理解本系统,这并不重要。用于在车体结构上容纳车顶面板的区划部分3IV,在其横向方向上通过两个侧面板311确定,在其纵向方向上通过两个横向部件3ΠΙ确定。车体结构上车顶面板的组装,设想首先将车顶面板定位在区划部分中,然后借助焊接连接在车体结构的侧面板和横向部件上。在描述的情况下,车顶面板借助铜焊连接于侧面板,并借助点焊连接于横向部件。输送线2可以各种公知方式中的任一种构建而成。附图所示举例为具有多个马达驱动的辊子的输送线的情况,该输送线以完全公知的方式,由一个或更多马达和对应传动装置(附图中不可见)控制。各车体的结构置于托架2’上,托架2’设有支撑件,车体结构根据精确的和预先确定的定位而置于该支撑件上。焊接中心4预先配置成用于容纳车体结构和借助焊接中心内所设置的定位和夹紧部件(附图中不可见)将车体结构夹紧在预先确定的位置。所述部件的类型可根据系统的输送线上使用的输送装置而变化。在焊接中心内设有一个或更多焊接机器人。在图示的举例中,焊接操作被划分成两个连续的站在第一站,在图中通过标号40表示,借助铜焊将车顶面板连接在侧面板上,而在第二站,在图中通过标号40’表示,借助点焊将车顶面板连接在横向部件上。第一站包括两个机器人42,两个机器人42设置在输送线2的两侧,且分别设计成在与其对应的车顶面板的纵向侧操作。所述机器人设计成执行铜焊操作,且可具有适用于所述目的的已知类型的任意构造。第二站包括两个机器人42’,两个机器人42’设置在输送线2的同一侧,沿同一输 送线彼此具有一距离,且分别设计成将车顶面板焊接在最靠近自身的横向部件3ΠΙ上。如上所述,在本文描述的组装系统中,车顶面板被定位(referenced),且在进入焊接中心之前,在适当的组装位置将其夹紧在车体结构上。得益于将在下文描述的创新性构造,这变得可行。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图示的实施例中那样,所述系统包括在输送线2上的用于将车顶面板装配在车体结构上(可以设想就是在输送线2上可停放车体结构的任意位置)的站6,站6位于相对于车体结构沿输送线2的前进方向的焊接中心的上游。在所述装配站的旁侧,所述系统包括载入站8,在载入站8载入待组装的车顶面板,所述车顶面板借助机器人9运送,机器人9设计成从设在所述载入站旁侧的容器C、C’中的一个拾取车顶面板。载入站8可采用任意公知类型,并基本上具有单一目的,即限定用于拾取构件的位置,如后所述。在各种实施例中,如图示的实施例中那样,载入站8包括在顶部限定设置车顶面板的安置表面的平台8’。在所述安置表面上设置有装置(未图示),这些装置被设计成构成为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构件,尤其是车顶面板,组装在机动车辆车体结构上的系统,包括:设备(100),设计成在适当的组装位置将所述构件夹紧在所述车体结构上;中心(40,40’),用于将所述构件焊接或固定在所述车体结构上;以及输送线(2),用于将一连串的所述车体结构运送至所述焊接中心和用于将组装有所述构件的所述车体结构运送出所述焊接中心,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设备设有用于抓紧所述构件的装置;和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机械手装置(12),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相互定位,使所述设备在拾取位置进入与所述构件连接的状态,以及用于将连接于所述构件的所述设备运送至位于所述输送线上的所述焊接中心上游的位置(6)的车体结构,以根据相互定位将其约束在所述车体结构上,由此所述构件占据所述适当的组装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马格纳诺,F迪米诺,
申请(专利权)人:康茂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