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颗粒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均匀液滴喷射技术及高频交变电场 使带电液滴发生库仑分裂从而获得极微小球形颗粒的一种采用电荷振荡法液滴分裂制备微颗 粒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Chun和Passow等人在Rayleigh毛细液流不稳定性理论的 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均匀液滴生产方法一均匀液滴喷射技术。该技术通过控制连续熔融 金属射流的断裂行为,可以获得尺寸均匀的球形金属液滴或颗粒,与传统颗粒制备方法相比 具有工艺流程短,可控性好,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在此技术基础 上,吴萍、张少明等人分别申请了中国专利(CN2649227、 CN1899732)。但是由于Rayleigh 射流稳定性条件的限制,匀液滴喷射技术产生的颗粒直径约为喷嘴直径的1. 5到2. 5倍,当 喷嘴孔径减小到50微米以下时,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制备颗粒时容易导致喷嘴的堵塞和射 流失稳。因此,目前均匀液滴喷射技术生产颗粒直径主要在50微米到1000微米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直接获得具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电荷振荡法液滴分裂制备微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坩锅上盖,在坩锅中加入需熔炼的金属材料,并密封;(2)将冷却液加入收集装置中,将挡板移至收集装置的上方,并密封真空腔室;(3)对坩锅和真空腔室抽真空,并充入惰性保护气体;(4)加热坩锅,熔化坩锅内的金属材料,并在金属材料熔化后保温20-30分钟;(5)打开压电振荡器使其频率为6-15KHz,给加电极板加上电压200-300V,利用压力控制系统使坩锅与真空腔室之间达到稳定压差0.5-1.5P↓[0],从而使熔融金属从坩锅底部的喷嘴以层流射流的形式射出,在压电振荡器振动头的作用下,流出的金属射流断裂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萍,周伟,刘立娟,李宝凌,张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