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卒中早期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它涉及一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特别适用于脑卒中病人早期的康复训练。
技术介绍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约200/10万,致残率极高,约2/3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不能独立行走,偏瘫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医学证明,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小时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训练开始越早,脑的可塑性越大,运动功能恢复的潜力越大。目前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主要依赖于治疗师进行“掰脚腕”式的一对一徒手训练,并培训家属为患者“掰脚腕”训练。我国患者数量多、治疗师资源缺乏,同时这种训练强度高, 很多家属不能完成而放弃治疗,使病人丧失了康复的最好时机。为此,设计安全、定量、有效、可以进行重复训练的早期康复机器人具有实际意义。人的踝关节共涉及伸屈、内外翻、 内外旋三个自由度,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主要取决于伸屈、内外翻两个自由度。目前,已有能训练踝关节伸屈一个自由度的康复机构,用于脑卒中病人早期的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脑卒中病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脑卒中早期康复机器人,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采用交流伺服电机(1);传动部分由谐波减速器(2)、一对直齿轮(4)(18)、一对锥齿轮(13)(15)、两个电磁离合器(5)(17)、五根传动轴(3)(6)(14)(16)(19)、连杆(12)、底座(20)组成,所述电磁离合器一(5)与轴(3)和轴(6)联接;所述电磁离合器二(17)与轴(16)和轴(19)联接;所述连杆(12)为方形截面,与轴(14)、大销轴(11)固定联接;执行部分由脚踏板(9)、支撑板(7)、弹簧(10)、销轴(8)、大销轴(11)组成,所述脚踏板(9)通过两个销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早期康复机器人,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采用交流伺服电机(I);传动部分由谐波减速器(2)、一对直齿轮(4) (18)、一对锥齿轮(13) (15)、两个电磁离合器(5) (17)、五根传动轴(3) (6) (14) (16) (19)、连杆(12)、 底座(20)组成,所述电磁离合器一(5)与轴(3)和轴(6)联接;所述电磁离合器二(17)与轴(16)和轴(19)联接;所述连杆(12)为方形截面,与轴(14)、大销轴(11)固定联接;执行部分由脚踏板(9)、支撑板(7)、弹簧(10)、销轴(8)、大销轴(11)组成,所述脚踏板(9) 通过两个销轴(8)和支撑板(7)构成铰链联接,和大销轴(11)也构成铰链联接;所述支撑板(7)和轴(6)固定联接;所述弹簧(10)固定在脚踏板(9)和底座(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电磁离合器一(5)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秀芳,樊蕴辉,侯娅品,孙秋艳,侯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联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