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滑盖的自锁托槽,其基座位于槽沟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基座,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基座,还包括滑盖,第一基座的上部设置第一滑道,第二基座的上部设置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形成可将滑盖限制在内部滑动的通道;滑盖包括位于第一滑道内的一端,和可进入第二滑道内的另一端;在滑盖的中部沿滑动方向设置限位槽,一限位钉一端穿过限位槽,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滑道的内壁上。由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共同组成的通道限制了滑盖上、下、左、右的运动范围,且限位槽和限位钉的配合又限制了滑盖前、后的运动范围。因此滑盖在六个方向上的运动均被有效限定,使滑盖在运动中和佩戴中不会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有效地保证了正畸工作的稳定、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科正畸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滑盖的自锁托槽。
技术介绍
正畸治疗是牙科领域的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分支学科,主要是针对牙齿、颌骨、面部畸形进行矫治,通过在口腔内部固定正畸矫治器来逐渐恢复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托槽是正畸矫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粘接于前牙、尖牙、前磨牙上,正畸治疗通过将矫治弓丝安装在托槽的槽沟内,引导错位的牙齿移动到理想的位置。传统的托槽采用结扎丝或弹性橡皮圈结扎的方式将矫治弓丝固定于槽沟内,但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临床操作费时不便、摩擦力大、舒适程度差等缺点。近年来,自锁托槽(self-ligating bracket)矫治系统的出现为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引入了新的方法。自锁托槽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托槽的自锁结构替代传统结扎丝(圈)对弓丝进行结扎,减小了正畸矫治器内部的摩擦力,使矫治效率显著增加,是一种快速、舒适、安全的固定矫正装置。目前,自锁托槽相对于传统托槽具有低摩擦力、减少支抗丧失、提高临床操作效率、患者对疼痛反应轻等方面的独特优点,且自锁托槽啮合稳定、小巧美观,患者戴用舒适、易于清洁,椅旁时间缩短、复诊间隔延长,矫治效率高、疗程较短。使得自锁托槽得到越来越多正畸医生的认识和肯定。常见的自锁托槽包括滑盖式托槽(a passive slide)和锁扣式托槽(a springclip),其中滑盖式托槽在槽沟两侧设置滑盖,当弓丝纳入槽沟后推动滑盖,滑盖和槽沟共同形成一个弓丝可在其中灵活移动的封闭管道,因此滑盖式托槽又称被动型自锁托槽(passive self-ligating bracket)。锁扣式托槽内置高弹性锁扣装置,锁扣装置关闭后产生的弹性压力可在作用于弓丝,提供持续轻柔的正畸力,因此锁扣式托槽又称主动型自锁托槽(active self-ligating bracket)。由于自锁托槽的自锁装置多位于托槽的唇颊侧表面,因此方便用工具或指尖开关滑道或锁扣,结扎过程更为简便。但是现有的自锁托槽本身具有一定的设计缺陷,即滑盖或锁扣装置容易在某些意外因素影响下打开,失去槽沟对弓丝的控制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这样反倒延长了治疗时间。而且由于自锁托槽的结构比较复杂,一些外力(包括咀嚼力)以及医师的不正确操作均可能造成滑盖滑脱,导致自锁托槽的报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成本。中国专利形状记忆自锁正畸托槽(专利号200920192302. 8,申请日2009. 08. 24)公开了一种工作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滑动锁片,通过滑动锁片在滑槽内的水平滑动实现槽沟的开合,通过一对半圆形锁槽对滑动锁片末端的一对锁钩进行水平方向的锁定。由于该专利中滑动锁片的一端被槽沟一侧的滑槽包覆,实现竖直方向上的限位,而锁钩的一端设置在槽沟另一侧的台阶面上,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采取限位措施,因而在外力作用下(例如被槽沟内的弓丝顶开)锁钩的一端向上翻起使槽沟意外打开,弓丝脱离·槽沟的限制。其次,该专利在滑槽中没有对滑动锁片向外侧的滑动采取限制措施,滑动锁片在外力作用下(例如病人刷牙力度较大或者医生操作不慎等)从滑槽中滑脱从而导致自锁托槽的报废。另外,由于在打开和关闭槽沟的过程中,锁钩需要在水平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实现向相反方向分开,实现卡入或脱出半圆形锁槽,使用中在狭小空间中对这种微型部件施加水平方向的外力非常不便,为临床操作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由滑道、限位钉共同对滑盖实现六个方向的限位,使滑盖不会发生向上翘起、从滑道中整体滑脱等意外情况,滑盖在关闭时与槽沟共同形成一个坚实的、可供弓丝自由滑动的弓丝槽,从而保证了对弓丝槽内弓丝的稳定控制的带有滑盖的自锁托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锁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和基座,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所述托槽底板的唇侧面,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沟;所述基座在所述槽沟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基座,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盖;所述第一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 一滑道,所述第二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形成可将所述滑盖限制在内部滑动的通道;所述滑盖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的一端,和可进入所述第二滑道内的另一端;在所述滑盖的中部沿滑动方向设置限位槽,一限位钉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的内壁上。所述滑盖沿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控制所述弓丝槽的开闭。所述滑盖的一端为盲端,所述另一端的末端具有一个与所述滑动方向同向的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另一端分为两个弹性臂。当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开口连通时,所述开口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钉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所述滑盖与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为过盈配合。所述滑盖的另一端的两侧边到末端为钝角或圆弧的过渡边缘。所述第一滑道和/或第二滑道的顶部设有沿所述滑动方向的窗口,所述窗口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滑盖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所述滑盖由弹性金属一体成型制成。所述一体成型的方法包括金属铸造、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线切割、激光雕刻或激光切割方法。所述弹性金属包括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钛基合金、钴铬合金或不锈钢。所述滑盖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为Imm 5mm,长度为I. 5mm 5mm,所述限位钉突出所述第一滑道内壁的高度为O. 3mm 4mm。所述开口宽度为O. 2臟 3. 5臟。所述托槽底板和基座的材料包括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钛金属、钛基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或树脂、塑料、陶瓷和/或玻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滑盖的自锁托槽,基座在槽沟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基座,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基座,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一滑道,第二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形成可将滑盖限制在内部滑动的通道;滑盖包括位于第一滑道内的一端,和可进入第二滑道内的另一端;在滑盖的中部沿滑动方向设置限位槽,一限位钉一端穿过限位槽,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滑道的内壁上。由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共同组成的通道限制了滑盖上、下、左、右的运动范围,且限位槽和限位钉的配合又限制了滑盖前、后的运动范围。因此滑盖在六个方向上的运动均被有效限定,使滑盖在运动中和佩戴中不会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有效地保证了正畸工作的稳定、有效进行。当滑盖的一端被限位钉限制在第一滑道中,另一端进入第二滑道时,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即横跨在槽沟上方,使滑盖、槽沟共同形成容纳弓丝的弓丝槽。当滑盖另一端进入第一滑道中时,槽沟上方打开形成弓丝出入口,以便于置入或移出弓丝。 正畸手术中,由于空间狭小,医生在对一个自锁托槽进行操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其他的自锁托槽,为了不因意外碰撞使滑盖的位置发生变化盖住槽沟,本专利技术的滑盖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为过盈配合,使滑盖的位置可相对固定,便于医生操作。由于正畸手术医生的视角多为垂直于托槽的唇颊面,因此为了便于医生在术中对滑盖进行操作并观察滑盖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滑道和/或第二滑道靠近唇颊面的内壁上开设沿滑动方向的窗口,使医生可通过窗口看到滑盖。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的托槽本体结构示意3、图4是本专利技术滑盖的开口端由第一滑道进入第二滑道的运动状态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滑盖的开口端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和基座,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所述托槽底板的唇侧面,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沟;所述基座在所述槽沟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基座,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盖;所述第一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形成可将所述滑盖限制在内部滑动的通道;所述滑盖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的一端,和可进入所述第二滑道内的另一端;在所述滑盖的中部沿滑动方向设置限位槽,一限位钉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托槽,包括托槽底板和基座,所述基座底部连接所述托槽底板的唇侧面,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槽沟;所述基座在所述槽沟一侧的部分为第一基座,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盖;所述第一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基座的上部设置与所述槽沟垂直并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形成可将所述滑盖限制在内部滑动的通道;所述滑盖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的一端,和可进入所述第二滑道内的另一端;在所述滑盖的中部沿滑动方向设置限位槽,一限位钉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槽,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道的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沿所述滑动方向滑动控制所述弓丝槽的开闭。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的一端为盲端,所述另一端的末端具有一个与所述滑动方向同向的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另一端分为两个弹性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开口连通时,所述开口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钉沿所述槽沟方向的宽度。5.如权利要求I 4之一所述的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与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为过盈配合。6.如权利要求I 4之一所述的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的另一端的两侧边到末端为钝角或圆弧的过渡边缘。7.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兵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圣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