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利专利>正文

自锁托槽与正畸矫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7811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托槽与正畸矫正系统,所述自锁托槽包括主体部、盖体部及连接部,主体部具有表面及底面,主体部的表面具有主槽沟,所述主槽沟将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分为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突出,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所述盖体部具有底面及表面,所述盖体部的底面与所述主体部第二端部的表面相匹配,所述盖体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且与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匹配呈类椭球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弓丝方便安装、弓丝固定牢固并且矫正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矫治技术及牙齿的矫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托槽与正畸矫正系统
技术介绍
托槽(bracket)是固定矫治技术的重要部件,是矫正牙齿排列畸形用的矫治器。用粘接剂直接粘接于牙冠表面,弓丝通过托槽而对牙施以各种类型的矫治力,达到正畸矫治的目的。目前全球所用托槽结扎翼、主槽沟、底板均为一体的,矫正用的弓丝固定在主槽沟里,牙齿和托槽为一个整体沿着弓丝滑动。但是目前的托槽的主槽沟的长度相对整个托槽的比例小,不利于弓丝的固定,固定部稳定。并且现有的托槽不易安装托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弓丝方便安装、弓丝固定牢固并且矫正效果良好的自锁托槽。一种自锁托槽,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表面及底面,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具有主槽沟,所述主槽沟将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分为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突出,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具有底面及表面,所述盖体部的底面与所述主体部第二端部的表面相匹配,所述盖体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且与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匹配呈类椭球状;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侧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槽内部尺寸,所述盖体部朝向主体部的第一凹槽的侧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槽内部尺寸;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侧及第二连接侧,所述第一连接侧匹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侧匹配于所述第二凹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主槽沟方向上的截面呈半圆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主槽沟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凹槽槽口的其中一个边缘具有朝向另一个边缘方向延伸的突出边;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连接侧呈匹配于半圆形截面第一凹槽的半圆柱形,所述第二连接侧呈匹配于第二凹槽的L形,所述第一连接侧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侧的一端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第二端部的表面连接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顶部的尺寸大于其底部的尺寸;所述盖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具有位于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及盖体部底面的两个开口,所述凹槽部位于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上的开口尺寸匹配于所述凸出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顶部两侧突出使得所述凸出部呈T字形,所述凹槽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上的开口呈T字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所述底板的底部具有粘连层,所述主体部的底面朝向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边缘具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与所述底板形成结扎槽;所述结扎槽的数量具有至少两个,且各个结扎槽均匀分布于所述主体部朝向于所述底板一侧的边缘,所述凹入部的外边缘均具有朝向所述底板的凸起形成保护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上还包括安全孔,所述安全孔一端开口于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另一端开口于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朝向盖体部的侧面。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畸矫正系统。一种正畸矫正系统,包括弓丝,还包括所述的自锁托槽,所述弓丝穿过主体部的表面的主槽沟。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通过主体部、盖体部及连接部的配合,尤其是,通过主体部沿主槽沟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主体部平面内(横向方向)垂直于主槽沟方向上的尺寸,使得自锁托槽形成沿主槽沟方向上的类椭球形,或者,通过主体部沿主槽沟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主体部平面内(横向方向)垂直于主槽沟方向上的尺寸,使得自锁托槽形成沿主槽沟的短轴方向上的类椭球形。所述盖体部的表面且与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匹配呈类椭球状,使得主槽沟的长度增大或减少,加大或减少了横径,增加了托槽对弓丝的控制长度,从而增加了对牙轴的控制。另外,类椭圆球状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自锁托槽的表面高度,舒适度增加,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减少口腔中的不适感。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侧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槽内部尺寸,所述盖体部朝向主体部的第一凹槽的侧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尺寸小于槽内部尺寸;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侧及第二连接侧,所述第一连接侧匹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侧匹配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侧及第二连接侧的配合,能够牢固地将主体部与盖体部固定连接。且安装、拆卸方便。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主槽沟方向上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主槽沟方向上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凹槽槽口的其中一个边缘具有朝向另一个边缘方向延伸的突出边;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连接侧匹配于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侧呈匹配于第二凹槽的L形。两个端部就两个凹槽的形状差别明显,在安装时,易于一次性地安装到位,避免出现连接部的反装等现象。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所述主体部第二端部的表面连接有T字形凸出部,所述盖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侧面具有T字形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匹配于所述凸出部,凸出部与所述凹槽部的设计,使得盖体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配合更加地紧密,盖体部不易于移动或者掉落,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盖体部的移动,影响使用者的感受。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结扎槽的设计放便结扎丝结扎在所述结扎槽内,更有助于整个自锁托槽与弓丝之间的配合。保护翼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结扎在结扎槽内的结扎丝脱位、移位。本技术涉及的自锁托槽,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部上还包括安全孔,所述安全孔一端开口于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另一端开口于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朝向盖体部的侧面。安全孔的设计使得自锁托槽的拆卸更佳的有保证,在盖体部无法正常与主体部分离时,可以通过所述安全孔插入钢管进行用力顶入,使得盖体部受力与主体部分离。本技术涉及的正畸矫正方法,操作简便,所述设备生产简单,成本低,人工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及人力,且在使用过程中,较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主体部与底板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主体部与底板俯视图;图3-6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主体部与底板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盖体部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盖体部俯视图;图9、10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盖体部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连接部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的连接部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主视图;图14、15为本技术实施例自锁托槽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主体部;101、主槽沟;102、第一端部;103、第二端部;104、第一凹槽;105、凸出部;106、安全孔;200、盖体部;201、第二凹槽;202、凹槽部;300、连接部;301、第一连接侧;302、第二连接侧;400、底板;500、结扎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托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表面及底面,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具有主槽沟,所述主槽沟将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分为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二端部突出,所述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具有底面及表面,所述盖体部的底面与所述主体部第二端部的表面相匹配,所述盖体部的表面呈圆滑曲面状,且与主体部第一端部的表面匹配呈类椭球状;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