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33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扣,通过选择锁定位置,解除按钮通过开口部被压入,将阳部件的插入部的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锁定部件(70)具备:卡定片(72),将从插入口(51)插入的阳部件(30)的插入部(32)锁定在该插入口内;解除按钮(80),设在卡定片上,从设在阴主体(50)上的开口部(52)向外突出,并且通过向阴主体的内部进行压入操作,能够解除锁定状态;以及复位弹簧(73),位于解除按钮与阴主体的内部之间,对解除按钮向从阴主体的开口部向外突出的方向加力。解除按钮能够选择能够在锁定状态下通过开口部的解除位置、和能够与开口部周缘抵接的锁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扣,能够通过选择锁定位置,解除按钮通过开口部压入,将阳部件的插入部的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技术介绍
以往,记载有由能够连结的阳部件和阴部件构成,并在阴部件上设置了能够解除与阳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压入式的解除按钮的“座位安全带连结装置”(参照专利文献I的段落号码“0034” “0037”、段落号码“0049”及“0050”、段落号码“0058”及“0059”、以及图I、图12及图13)。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430203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座位安全带连结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S卩,如果错误地不小心按压了解除按钮,则阴部件和阳部件的连结状态有可能被解除。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各方案分别记载的各专利技术都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以下几点。方案一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目的如下。S卩,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选择锁定位置,解除按钮通过开口部压入,将阳部件的插入部的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二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外,还有以下目的。即,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解除按钮转动,能够选择解除位置和锁定位置。方案三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外,还有以下目的。S卩,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解除按钮往复运动,能够选择解除位置和锁定位置。方案四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至三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外,还有以下目的。S卩,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对解除按钮向锁定位置加力,便不需要使解除按钮从解除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的选择操作,能够附加自动锁定功能,能够将忘记锁定解除按钮的情况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当使转移到锁定位置的解除按钮向解除位置转移之际,需要对抗加力机构的加力而使解除按钮转移到解除位置的选择操作,基于该选择操作,也能妥当地防止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方案五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外,还有以下目的。S卩,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具备抑制解除按钮的转动的配合爪,能够将解除按钮不小心转动而使其从解除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六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外,还有以下目的。S卩,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在解除按钮的转动的轴线上设置螺旋弹簧,利用其扭转和压缩,能够使其同时具有使解除按钮突出的复位弹簧和对解除按钮向锁定位置加力的加力机构的功能。 各方案分别记载的各专利技术是为了达到上述各目的而做出的,以下,用附图所示的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说明各专利技术的特征。再者,附图标记表示在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另外,附图号码也表示在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附图号码,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方案一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例如图I所示,带扣10具备如下的结构。(I)阳部件 30例如图8所示,阳部件30固定带20的自由端部。(2)阴部件 40例如图2 4以及图8所示,阴部件40连结阳部件30。第二,例如图I所示,阴部件40具备如下的结构。(3)阴主体 50例如图8、图18以及图20所示,阴主体50具有插入阳部件30的插入部32的插入口 51并且是中空筒形。(4)锁定部件70例如图8所示,锁定部件70位于阴部件50的内部,将从插入口 51插入的阳部件30的插入部32锁定在该插入口 51内。第三,例如图I所示,锁定部件70具备如下的结构。(5)卡定片 72例如图8所示,卡定片72将从插入口 51插入的阳部件30的插入部32锁定在该插入口 51内。(6)解除按钮80例如图8以及图10所示,解除按钮80设在卡定片72上,从设在阴主体50上的开口部52向外突出,并且通过向阴主体50的内部进行压入操作,能够解除锁定状态。(7)复位弹簧73例如图11所示,复位弹簧73位于解除按钮80与阴主体50的内部之间,对解除按钮80向从阴主体50的开口部52向外突出的方向加力。第四,解除按钮80能够选择例如图15及图16所示能够在锁定状态下通过开口部52的解除位置、和例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能够与开口部52周缘抵接的锁定位置。方案二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S卩,例如图I所示,解除按钮80能够转动地设在锁定部件70上。方案三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S卩,虽然未图示,但解除按钮相对于锁定部件能够与阳部件的插入方向平行地进 行往复运动地设置。方案四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至三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S卩,例如图I所示,在解除按钮80与锁定部件70之间设置了对解除按钮80向锁定位置加力的加力机构(例如螺旋弹簧90)。方案五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S卩,例如图14所示,解除按钮80具有抑制解除按钮80的转动的配合爪85。方案六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如下特征。S卩,例如图14所示,加力机构是设在解除按钮80的转动的轴线上的螺旋弹簧9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构成,因此起到如下的效果。方案一根据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起到如下效果。S卩,根据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选择锁定位置,解除按钮通过开口部被压入,将阳部件的插入部的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二根据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S卩,根据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解除按钮转动,能够选择解除位置和锁定位置。方案三根据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S卩,根据方案三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解除按钮往复运动,能够选择解除位置和锁定位置。方案四根据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一至三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夕卜,还起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对解除按钮向锁定位置加力,不需要将解除按钮从解除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的选择操作,能够附加自动锁定功能,能够将忘记锁定解除按钮的情况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根据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将转移到锁定位置的解除按钮转移到解除位置之际,需要对抗加力机构的加力而使解除按钮向解除位置转移的选择操作,基于该选择操作,也能将锁定状态不小心被解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五 根据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二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S卩,根据方案五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具备抑制解除按钮的转动的配合爪,因此能够将解除按钮不小心转动而从解除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六根据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方案四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S卩,根据方案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在解除按钮的转动的轴线上设置螺旋弹簧,利用其扭转和压缩,能够使其同时具有使解除按钮突出的复位弹簧、和对解除按钮向锁定位置加力的加力机构的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带扣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横向观察去掉阴主体连结阳部件的状态的带扣的立体图。图3是与图2相对应并从上方观察带扣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与图2相对应并从下方观察带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扣,具备:固定带的自由端部的阳部件;以及连结所述阳部件的阴部件,所述阴部件具备:阴主体,具有插入所述阳部件的插入部的插入口并且是中空筒形;以及锁定部件,位于所述阴主体的内部,并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所述阳部件的插入部锁定在该插入口内,所述带扣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具备:卡定片,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阳部件的插入部锁定在该插入口内;解除按钮,设在所述卡定片上,从设在所述阴主体上的开口部向外突出,并且通过向所述阴主体的内部进行压入操作,能够解除所述锁定状态;以及复位弹簧,位于所述解除按钮与所述阴主体的内部之间,对所述解除按钮向从所述阴主体的所述开口部向外突出的方向加力,所述解除按钮能够选择能够在所述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开口部的解除位置、和能够与所述开口部周缘抵接的锁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01 JP 2011-1682841.一种带扣,具备固定带的自由端部的阳部件;以及连结所述阳部件的阴部件, 所述阴部件具备 阴主体,具有插入所述阳部件的插入部的插入口并且是中空筒形;以及锁定部件,位于所述阴主体的内部,并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所述阳部件的插入部锁定在该插入口内, 所述带扣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具备 卡定片,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阳部件的插入部锁定在该插入口内; 解除按钮,设在所述卡定片上,从设在所述阴主体上的开口部向外突出,并且通过向所述阴主体的内部进行压入操作,能够解除所述锁定状态;以及 复位弹簧,位于所述解除按钮与所述阴主体的内部之间,对所述解除按钮向从所述阴主体的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口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