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包覆的针状多孔铁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21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包覆的针状多孔铁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其组分和质量含量包括:α-Fe 75~90%,SiO↓[2] 10~25%,比表面积大于65m↑[2]/g,氧化温度不低于200℃,比饱和磁化强度不低于130emu/g。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二氧化硅包覆的超细多孔铁颗粒,能在空气中稳定存放,既具备高的磁性能,又具有吸附性能,适合直接作为磁靶向药物载体及电磁波吸收材料等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高温还原及有机硅试剂热分解进行超细多孔铁颗粒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发展安全高效的药物传递途径和技术是促进药物临床应用的关键。无论是通过局部定向传递还是利用体内循环作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应用的药物均需要达到既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又能在最小剂量范围内发挥药效,同时易被患者接受的安全、廉价的有效输送。靶向药物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它通过靶向载体将药物输送到病灶部位,并在病灶部位长时间释放药物,保持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而正常组织中药物浓度很低,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大大降低了药物的使用量;2)提高了药物疗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目前,外磁场引导作用下的磁靶向药物大多是磁性物质作为靶向材料,经表面改性后,在其表面接枝药物,从而实现靶向定位;或通过吸附性材料与磁性材料复合来制备靶向药物载体(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031508189)利用吸附性材料吸附或释放药物,利用磁性材料进行靶向定位。 但是由于靶向载体是复合材料,其中磁性材料的比例较低,不利于载体的靶向定位,降低了靶向治疗的疗效。 迄今为止,关于多孔铁的公开报道不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硅包覆的针状多孔铁颗粒,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和质量含量包括: α-Fe 75~90%,SiO↓[2] 10~25%,比表面积大于65m↑[2]/g,氧化温度不低于200℃,比饱和磁化强度不低于130emu/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绍峰曹宏明吴秋芳陈建定黄广建马新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