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43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包括井上主控站、井下分控站,报警点,井上主控站与井下分控站通过以太网连接,井下分控站与报警点通过CAN总线和音频总线连接,在报警点上接有功放模块和喇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效果:1、紧急广播:地面调度室通过主控站对井下所有终端(包括分控站、报警点、音箱)发送的广播;2、紧急呼叫:井下分控站通过紧急呼叫按钮实现的对地面调度室主控站的呼叫;3、分区广播:针对特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分控站发送的广播;4、站间对讲:分控站与分控站之间的对讲;5、站内对讲:连接在同一分控站内的报警点之间或者该报警点与分控站之间的对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广播通讯网络。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的环境不同于地面环境,以巷道为主的井下信道结构决定了它不能像地面一样使用单点基站来实现区域性的信号覆盖,一般采用多结点(包括分布式基站)的方式,然而随着节点的增多以及层数的增加,如果采用单一的以太网协议,由于以太网数据帧属于复杂数据结构,而且以太网数据在经过节点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地址转换,存储转发的过程,信号优先级的处理通常会在服务器端来使用软件来处理,信号切换的开销很大,这样整个网络的实时性能以及稳定性将明显下降,不能满足井下通讯系统必须具备的实时性与高可靠性。而其它专用的总线结构则存在兼容性不好,安装难度大,成本高等缺点。 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针对矿用广播通讯系统的特点,从硬件上实现了优先级的划分,因而使得终端节点能够使用简单的通讯总线及协议与上一级互联。在多个井下环境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系统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宽兼容性,安装简易以及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包括井上主控站、井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包括井上主控站、井下分控站,报警点,其特征在于:井上主控站与井下分控站通过以太网连接,井下分控站与报警点通过CAN总线和音频总线连接,在报警点上接有功放模块和喇叭;所述的井上主控站包括STM32主控制器,STM32主控制器的串行口1接显示器,网络口接隔离电路,SPI2口接音频解码器的SPI口,PG1~PG5脚接按键接口;音频解码器的DAI接音频放大电路,在音频放大电路接有麦克风和喇叭;以太网接口接隔离电路;电源电路分别接显示器、以太网接口、隔离电路、音频解码器电源口、音频放大电路、麦克风、STM32主控制器的电源口;所述的井下分控站包括STM32主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总线矿用广播通讯网络,包括井上主控站、井下分控站,报警点,其特征在于井上主控站与井下分控站通过以太网连接,井下分控站与报警点通过CAN总线和音频总线连接,在报警点上接有功放模块和喇叭; 所述的井上主控站包括STM32主控制器,STM32主控制器的串行口 I接显示器,网络口接隔离电路,SPI2 口接音频解码器的SPI 口,PGf PG5脚接按键接口 ;音频解码器的DAI接音频放大电路,在音频放大电路接有麦克风和喇叭;以太网接口接隔离电路;电源电路分另帳显示器、以太网接口、隔离电路、音频解码器电源口、音频放大电路、麦克风、STM32主控制器的电源口; 所述的井下分控站包括STM32主控制器,STM32主控制器的串行口 I接显示器,网络口接隔离电路,串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洋宋应平郭建湘周阜康庞佳
申请(专利权)人:韶山恒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