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35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属于电路结构技术领域。该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包括比较电路、输出端电路以及负反馈电路,视频信号接入端通过所述的比较电路连接所述的输出端电路,所述的负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的输出端电路。采用该电路结构的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其能够利用负反馈电路平衡输出端电流,从而有效改善静态电流ICC,进而大幅提高视频图像驱动输出的稳定性。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结构
,特别涉及驱动器电路结构
,具体是指一种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视频滤波驱动器输出端的电路结构图。从图I可以看出,视频滤波信号Signal通过与一参考信号Reg比较后输 出SI和S2两路信号,SI、S2分别控制驱动器输出端的上PMOS管和下NMOS管的栅极。而对于沟长为L的MOS管来说, WV2晶体管的电压-电流关系为4=t|[(Fes-&)匕一^],1^为工艺跨导参数,在饱和区 L2时,4-Vmf。因此,该视频滤波驱动器输出端的电流即为输出MOS对管P46和 ··Ν35的电流。该视频滤波驱动结构比较简单,但该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即当视频滤波信号确定,而由于工艺或信号传递的一致性偏差导致视频滤波驱动输出端电流偏大或偏小,使得整个芯片静态电流ICC异常,不符合设计规范。而通过调整视频驱动输出端对管面积来补偿改善ICC性能,作用并不明显,其次,输出管面积过小也会对输出管能力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在视频滤波驱动器输出端增加负反馈结构,用以平衡输出端电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比较电路和输出端电路,视频信号接入端通过所述的比较电路连接所述的输出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构还包括负反馈电路,所述的负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的输出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比较电路和输出端电路,视频信号接入端通过所述的比较电路连接所述的输出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 构还包括负反馈电路,所述的负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的输出端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较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SI)和第二信号输出端(S2);所述的输出端电路包括第一 P型MOS场效应管(P46)和第一 N型MOS场效应管(N35);所述的第一信号输出端(SI)连接所述的第一 P型MOS场效应管(P46)的栅极,所述的第二信号输出端(S2)连接所述的第一 N型MOS场效应管(N35)的栅极;所述的第一 P型MOS场效应管(P46)的源极连接电源;所述的第一N型MOS场效应管(N35)的源极接地;所述的第一 P型MOS场效应管(P46)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第一 N型MOS场效应管(N35)的漏极并形成所述的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的输出端;所述的负反馈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信号输出端(SI)和第二信号输出端(S2),并连接于所述的第一 P型MOS场效应管(P46)和第一 N型MOS场效应管(N35)的源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频输出滤波驱动器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二 P型MOS场效应管(P45)、第三P型MOS场效应管(P51 )、第四P型MOS场效应管(P54)、第二 N型MOS场效应管(N39)、第三N型MOS场效应管(MO)、第一三极管(T26)、第二三极管(T27)、第三三极管(T28)、第四三极管(T29)、第五三极管(T30)、第六三极管(T31)、第一电阻(R19)、第二电阻(R20)和第三电阻(R21 ),所述的第二 P型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巍杨颖黄立朝陈继辉程学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