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67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56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滑块设有位于插槽外侧的外侧面及自外侧面凹陷的心形槽。所述导杆包括枢接于绝缘本体内的枢转端及在心形槽内滑动的滑动端。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抵压滑动端的抵持部。所述滑块靠近心形槽且远离公用轨道的一端设有相对于外侧面内缩的配合面,同时所述心形槽整体沿其凹陷方向向内同步凹陷。如此设置能够满足卡连接器在插卡或者退卡时,所述抵持部不会被导杆推抵超出所述卡连接器的外侧,从而不会对电路板上的布局造成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09年10月28日公告的中国新型专利第CN201336454号所揭示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滑块、与滑块相互抵靠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滑块后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抵接部,导杆包括枢转端、滑动端及连接枢转端与滑动端的连接部,滑块外侧面设有心形槽及与心形槽相连接的公用导轨,绝缘本体外侧面设有枢接导杆枢转端的枢接孔。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抵压在导杆的滑动·端上的抵持部。在外界电子卡插入该电子卡连接器的过程中,所述滑动端自公用轨道进入心型槽内,由于心型槽的特定结构,当所述滑动端滑行在心型槽内时,所述滑动端被抵推超出滑块外侧面的高度高于所说滑行端在公用导轨内滑行时被推抵出的高度。如此容易使得抵压该滑动端的抵持部被推抵超出该电子卡连接器的外侧,而在水平方向上占用更大的空间,影响电路板的紧密布局。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电子卡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滑块设有位于插槽外侧的外侧面,自外侧面凹陷的心形槽及与心形槽相连的公用轨道,所述导杆包括枢接于绝缘本体内的枢转端及在心形槽及公用轨道内滑动的滑动端,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抵压滑动端的抵持部,所述滑块靠近心形槽且远离公用轨道的一端设有相对于外侧面内缩的配合面,同时所述心形槽整体沿其凹陷方向向内同步凹陷。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还包括被所述心形槽包围的心形凸轮,所述心形凸轮设有位于外侧的辅助面,所述辅助面与所述配合面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心形槽设有支持导杆滑行的第一内壁,所述公用轨道设有支持导杆滑行的第二内壁,当所述导杆滑行在第一内壁时,所述抵持部被导杆推顶出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导杆滑行在第二内壁时被推顶的距离。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部,所述侧部设有顶面、自顶面凹陷形成以收容滑块的容置槽及位于容置槽外侧并贯穿侧部以让位导杆的让位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部设有具有倒角的自由末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前段还设有自顶面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收容槽及垂直连接收容槽的限位槽,所述收容槽向外侧向贯穿所述外侧面,所述限位槽位于该侧部的中部且未贯穿所述外侧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及自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侧壁,所述顶壁设有向下垂直冲压而成的翻边,所述翻边包括与开孔内侧缘相连的弯折部及自弯折部向下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侧壁相平行且间隔开。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插入凹槽内且为竖直片状结构,限位部的两侧边缘设有与凹槽内侧壁相干涉的倒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收容槽的宽度,自上向下观察,所述凹槽呈“T”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沿上下方向抵压所述枢转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电子卡插入的过程中,由于心形槽与配合面均有内缩,使导杆的滑行端在滑行的过程中,不会将抵持部抵 顶超出该电子卡连接器的边界,从而结构紧凑,且这种结构不会影响电路板的平面布局。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2中虚线圈内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拆掉遮蔽壳体后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滑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6所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5上用以供电子卡(未图示)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I、安装于绝缘本体I的导电端子2、组装于绝缘本体I内的退卡机构3及遮蔽绝缘本体I的遮蔽壳体4。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左右两端向前延伸的两侧部U。所述主体部10与两侧部11之间形成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插槽12。所述主体部10前端设有若干相互间隔开的隔板101,插槽12底部设有连接两侧部11的连接板121,连接板121位于隔板101的前方。所述侧部11设有顶面,在主体部10右端的侧部11上开设有自顶面凹陷以收容退卡机构3的容置槽110及位于容置槽110外侧并且贯穿该侧部11的让位部111,让位部111与容置槽110相连通。所述侧部11后端具有向前延伸入容置槽110内的定位柱1101 (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侧部11前端的顶面设有开口朝向上方的凹槽。凹槽包括收容槽1121及自收容槽1121向前延伸的限位槽1122,所述收容槽1121向外侧侧向贯穿该侧部11,所述限位槽1122位于该侧部11左右方向的中部且未在左右方向上贯穿该侧部11,在左右方向上,限位槽1122的宽度小于收容槽1121的宽度,从上向下观察,所述凹槽呈“T”形。两侧部11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与遮蔽壳体4相配合的扣持块113。请参阅图3所示,导电端子2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I内,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固持部20、自固持部20向前延伸入连接板121的固持脚21、自固持部20 —端向后延伸进入隔板101并延伸出绝缘本体I且排成一排的焊接部22及自固持部20另一端向后上倾斜延伸入插槽12的弹性接触部23。请参阅图3及图6所示,所述退卡机构3包括可相对绝缘本体I前后滑动的滑块31、驱动滑块31移动的弹簧32、选择性定位滑块31与绝缘本体I相对位置的导杆33及固持于滑块31内侧的锁卡弹片34。滑块31外侧面310设有心形槽311、由心形槽311围设而成的心形凸轮3111、水平设置于滑块31移动方向上连接心形槽311的公用轨道314、位于滑块31后端的固持柱312及向内侧延伸入插槽12的抵接部313。所述公用轨道314设有位于内侧供导杆33滑行的竖向第一内壁。所述心形槽311设有位于其内侦彳之用以支持导杆33滑行的竖向第二内壁。所述心形槽311由自公用轨道314—端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的退卡轨道3113、进卡轨道3112及连接进卡轨道3112与退卡轨道3113的锁卡轨道3114组成。所述滑块31在所述心形槽311的前一端设有自外侧面310内缩的配合面315,所述心形凸轮3111设有位于外侧的辅助面316,所述配合面315与所述辅助面316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心形槽311 (退卡轨道3113、进卡轨道3112及锁卡轨道3114)整体沿其凹陷方向凹陷,且与所述辅助面316向内凹陷的距离相同。此时,所述第一内壁相较第二内壁更靠近外侧面310。所述弹簧32 —端套接于侧部11的定位柱1101上,另一端套于固持柱312上,以提供电子卡退出电子卡连接器100时所需的弹力。导杆33呈“]”形,由枢转端331、滑动端333及连接枢转端331与滑动端333的连接部332组成。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退卡机构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退卡机构包括能够前后滑动的滑块、抵压在绝缘本体与滑块之间的弹簧及用以控制滑块移动位置的导杆,所述滑块设有位于插槽外侧的外侧面,自外侧面凹陷的心形槽及与心形槽相连的公用轨道,所述导杆包括枢接于绝缘本体内的枢转端及在心形槽及公用轨道内滑动的滑动端,所述遮蔽壳体设有抵压滑动端的抵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靠近心形槽且远离公用轨道的一端设有相对于外侧面内缩的配合面,同时所述心形槽整体沿其凹陷方向向内同步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跃黄于哲胡金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