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55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连接器模块包括以前端为插接端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插接通道并于插接通道中通过绝缘体装配有接触件,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及设在防雷壳体中的防雷电路,所述接触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信号接触件和至少一个中线接触件,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之间的相间防雷电路和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与中线接触件之间的中线防雷电路,所述相间防雷电路和中线防雷电路分别设在两块互相独立的印制板上;解决了现有的防雷电连接器不易维护以及工作残压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防雷电连接器一般由电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构成,其中电连接器模块包括连接器壳体及通过绝缘体装配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接触件,连接器壳体的前部具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插接通道;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及装配在防雷壳体中的防雷电路,防雷电路在防雷壳体中装配完毕后通过封设在防雷壳体上的盖板密封;而现有的防雷连接器产品通常在接触件与连接器壳体之间设置保护电路,即所述的防雷模块的防雷电路,该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缺点是线与线之间没有做防雷保护,将雷电流直接泄放到地,如果接地电阻过大,会导致残压过高,造成与其连接的电子设备过压击穿损坏。而且,通常情况下,防雷电连接器将各种电路设计在一块印制板组件上,如果有一路电路损坏,则会造成整个印制板的报废,不便于更换,也不便于日常的维修检查;最后,现有技术中,防雷电连接器·的接触件与防雷电路通常采用焊接或者弹簧爪接触方式;当防雷电连接器的额定电流大,如高达100A时,接触件直径也随之增大(可达Φ7. 5),接线方式为焊线杯。在焊线杯焊线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焊接温度很高,可能造成保护电路与接触件焊点脱开或者产生虚焊,产品失效,另外,当需要对防雷模块进行更换时,焊接的方式也会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而采用弹簧爪接触方式时,弹片可能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断裂脱落,造成产品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防雷电连接器不易维护以及工作残压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连接器模块包括以前端为插接端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插接通道并于插接通道中通过绝缘体装配有接触件,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及设在防雷壳体中的防雷电路,所述接触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信号接触件和至少一个中线接触件,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之间的相间防雷电路和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与中线接触件之间的中线防雷电路,所述相间防雷电路和中线防雷电路分别设在两块互相独立的印制板上。所述接触件于外周面处螺纹装配有压线螺钉并通过所述压线螺钉与防雷模块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线螺钉通过一导线与防雷模块电性连接在一起,导线的一端与压线螺钉连接,另一端与防雷模块连接。所述导线通过连接于其靠近压线螺钉的一端的接线鼻与压线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鼻被压线螺钉压装在对应的接触件上。由于本技术的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具有两个以上的信号接触件和至少一个中线接触件,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之间的相间防雷电路和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与中线接触件之间的中线防雷电路,因此可实现中线接地防雷,较之现有的电连接器的接触件与壳体之间设置的防雷电路,可消除线路上的对地残压;将相间防雷电路和中线防雷电路设于两个独立的印制板上可在二者中的一个损坏时仅更换坏掉的一个,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维修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防雷电连接器不易维护以及工作残压高的问题。更进一步的,压线螺钉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虚焊、弹片断 裂等问题的发生,保证电路的可靠性;采用通过接线鼻压接导线的形式更进一步的方便了对防雷模块的拆卸和更换。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图I中的密封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I中的防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去掉安装面板);图6是图I中的防雷模块与接触件的连接电路图;图7是图I中的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如图1-7所示,由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组成。其中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一前一后设置,连接器模块包括连接器壳体11,连接器壳体11以前端为插接端且具有插接通道,插接通道用以供适配的电连接器插入,连接器壳体11的插接通道中设有绝缘体12并通过绝缘体12装配有接触件13,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用于与三相电源以三相四线制的方式接线,因此接触件13共有四个,四个接触件的结构相同但作用不同,其中三个为信号接触件13-1,用于传输工作电流,另一个为中线接触件13-2,用于实现接地保护,各接触件的外周面上均螺纹装配有压线螺钉14并通过压线螺钉14压接有接线鼻15,接线鼻15上连接有导线30 ;为了实现接触件13与绝缘体12之间的密封配合,绝缘体12上设有前小后大的台阶孔,接触件的外周面上设有环槽,环槽由设在接触件上的两个挡环围成,环槽中设有密封胶套16-1,密封胶套16-1的两端在所述两挡环的作用下与接触件在前后方向上防窜动配合,为了实现密封胶套16-1与接触件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密封胶套16-1的内壁面上设有凸筋,凸筋呈环形并围绕在密封胶套的中心线外围;每个密封胶套的外周面上均具有外翻沿16-2,各个密封胶套上的外翻沿互相设为一体,从而使得各密封胶套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一密封胶垫16,密封胶垫16的外周面与连接器壳体11的内壁面之间密封配合,插接通道中在绝缘体12的后方处设有绝缘安装板17,绝缘安装板17被设在其后侧的弹性挡圈挡止在连接器壳体11中,从而实现了绝缘安装板17与连接器壳体11之间在后端处的防脱配合,各密封胶套的外翻沿被压紧在绝缘体的后端与绝缘安装板之间。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18及设在防雷壳体18中的防雷电路,防雷壳体的前端具有一安装面板并通过该安装面板与连接器壳体11法兰连接,连接器壳体11与防雷壳体18之间设有密封圈19,防雷电路包括相间防雷电路20和中线防雷电路21,相间防雷电路20和中线防雷电路21的结构相同,均由互相串联的气体放电管和压敏电阻构成,相间防雷电路20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之间,中线防雷电路21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与中线之间,从而实现对连接器模块的防雷作用,相间防雷电路20设在一块印制板上,中线防雷电路21设在另一个印制板上,二者之间相互独立,此种情况下可实现对二者之一的单独更换;其中相间防雷电路20和中线防雷电路21均是通过与对应的接触件上的导线30的焊接实现与接触件的连接的;防雷壳体18中还设有指示模块,指示模块用于指示防雷模块的工作状态、待待更换状态和故障状态,其包括指示电路22和指示灯23,指示灯23有三个,三个指示灯均装配在防雷壳体的安装面板上,其采用发光二极管,三个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分别设为红、黄、绿,当二极管都不亮的时候,表示防雷模块没有上电,处于不工作状态;当二极管绿灯亮时,表示防雷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二极管黄灯亮时,表示防雷模块的防雷性能已经下降,需要维护;当二极管红灯亮时,表示防雷模块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此时设备不允许通电,指示电路连接在防雷模块和指示灯之间,其具体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取或设计, 该技术较为常规,此处不予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指示模块也单独的设在一印制板上,其与防雷模块之间互相独立。权利要求1.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连接器模块包括以前端为插接端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插接通道并于插接通道中通过绝缘体装配有接触件,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及设在防雷壳体中的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信号接触件和至少一个中线接触件,防雷电路包括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维修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模块和防雷模块,连接器模块包括以前端为插接端的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插接通道并于插接通道中通过绝缘体装配有接触件,防雷模块包括防雷壳体及设在防雷壳体中的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信号接触件和至少一个中线接触件,防雷电路包括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之间的相间防雷电路和并联在信号接触件与中线接触件之间的中线防雷电路,所述相间防雷电路和中线防雷电路分别设在两块互相独立的印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祝祥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