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铜管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03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及有色金属连铸的结晶器铜管冷却装置,铜管(1)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带定矩的纵向肋条(17),内水套(2)是由内弧侧板(13)、外弧侧板(14)及两件平面侧板(15)连接而成,各侧板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铜管(1)纵向肋条(17)等矩的纵向导向条(16),从结构上保证了铜管(1)四周水缝的均匀性,提高了铜管抗变形能力。此外,侧密封利用密封法兰(4)上设置的排气排水通路流出的无压自流水冷却,顶密封采用耐高温材料的环形片,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铜管(1)密封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铜及有色金属方坯及园坯连铸结晶器铜管的冷却装置。高温液态金属在结晶器铜管内连续结晶而形成铸坯,其过程是在高温液态金属注入结晶器铜管后,通过铜管壁的传热冷却,液态金属即开始冷疑而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凝壳,给所铸钢或有色金属以确定的外形。凝固潜热及坯壳冷却放出的热量,通过流经内水套与铜管壁之间水缝中的高速冷却水所带走,使结晶器铜管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免铜管被高温金属液融化或改变形状。目前国内外连铸设备所使用的管式结晶器的冷却装置大多数是相同的,为保持铜管外壁与内水套间水缝的间距,在内水套两端的内壁上安装数个定位钉或定位条,铜管外壁为光滑面。安装时,将结晶器铜管插入内水套中进行套装,而铜管中部没有支撑装置,这样铜管就要承受高温金属液的静压力,铜管的刚度很难保证,如在生产现场中,当使用大于130mm宽度的铜管时,管壁就发生外凸的挠性变形。因此采用这种冷却装置,直接影响了铸坯拉坯速度和铜管本身的使用寿命,而且还限制了管式结晶器在较大断面连铸坯上的应用,而不得不使用结构复杂、设备重量级大的组合式结晶器。此外由于制造误差,不能保证外水套与铜管的形状相似,套装极为困难,往往不得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晶器铜管冷却装置,主要由铜管(1),内水套(2)、外套(11)、上口端部密封法兰组及下口端部密封法兰组(10)等部件组成,其上口端部密封法兰组包括上盖(3)和密封法兰(4),结晶器上口部位采用侧密封和顶密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晶器铜管(1)四周外表面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带定矩的纵向肋条(17);所述内水套(2)由内弧侧板(13)、外弧侧板(14)及两件相对的平面侧板(15)连接而成,且在各侧板的内表面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带定矩的纵向导向条(16);纵向导向条(16)及铜管(1)外表面的纵向肋条(17)的条高等同内水套(2)与铜管(1)壁间的水缝间距;在结晶器铜管(1)上口端部的密封法兰(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继元史振球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