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置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003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置加热装置,其特点是:在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的瓷套(3)下端安装有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单元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经过试验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可以有效降低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温度低的局部区域出现微水超标甚至凝露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发生故障的概率。通过本加热装置给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度较低区域加热,使得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部温差缩小,温度分布较均匀。这样可以减低因为环境温度急剧变化导致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出现局部微水超标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置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CT)多数采用SF6作为绝缘介质。CT带负荷运行时,一次导杆(8)流过电流为数百安,成为CT内较大的热源。由于其倒置式结构,即高压侧在顶端,且绝缘气体SF6的导热性能较差而内部金属导热系数较大,势必造成CT内存在一定的温度差。这种温度差也使得CT内材料内壁的温度不均,在其表面发生的“呼吸现象”程度也不均匀。理论研究表明,水蒸汽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饱和蒸气压高,温度低则饱和蒸气压低。在某一温度下,微水含量达到饱和蒸气压则会产生凝露,导致闪络电压急剧下降,从而造成事故。实验证明SF6电流互感器在长时间运行,由于其内部材料和SF6气体中存在“呼吸现象”,即在温度高的区域CT内部材料吸附的微水转移到SF6气体中,而在温度低的区域SF6气体中的微水会吸附在CT内材料表面上。“呼吸现象”程度因CT内部存在一定温度差而不同。当环境温度急剧下降等诱因发生时,可能导致CT内温度低的局部区域出现微水超标甚至凝露而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内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的瓷套(3)下端安装有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单元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奎郝金鹏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