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部件。线圈部件具有:在卷绕有线圈(20)的棒状铁心(11)的两端部设置长方体状的凸缘铁心(12)而成的鼓状铁心体(10);载设于凸缘铁心的板状铁心体(30);以及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40),在凸缘铁心的第二面(12b)上,所述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沿着凸缘铁心的第三面(12c)与第二面的交线部即缘部安装,该第三面与第一面及第二面双方正交,金属端子具备:与线圈的端部连接的线圈用连接部(41);与形成在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基板用连接部(43);将线圈用连接部和基板用连接部(43)连结的中间部(42);从中间部向侧方突出,并沿着第三面折弯的至少一个爪部(44)。(*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印制基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感应器等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线圈部件的结构,一直以来已知有各种方式,作为其一例,包括铁心;卷绕于铁心的线圈;安装于铁心,对线圈的端部进行接线且与印制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金属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通过将这种线圈部件向印制基板进行表面安装,能够作为除去噪声或调整电信号的感应器等而使用。在上述结构的线圈部件的组装时,例如通过电弧焊而使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但通常为了防止金属端子的电位上升而将金属端子进行地面连接(接地)来进行接线。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186064号公报然而,在金属端子中的连接地面的部分有时伴随着该连接操作而发生劣化或变形,由于该劣化等而存在线圈部件的外观、性能、甚至其商品价值下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商品价值,且能容易地将金属端子与线圈接线的线圈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的线圈部件具有在卷绕有线圈的棒状铁心的两端部设置长方体状的凸缘铁心而成的鼓状铁心体;以与所述棒状铁心的轴平行架设的方式载设在两个所述凸缘铁心的对应的面上的板状铁心体;以及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当将所述对应的面设为第一面时,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二面上,所述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沿着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部即缘部安装,其中该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双方正交,所述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具备与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的线圈用连接部;沿着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四面折弯,且与形成在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基板用连接部;将所述线圈用连接部和所述基板用连接部连结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侧方突出,并沿着所述第三面折弯的至少一个爪部。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爪部的凹部。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板状铁心体的角部形成有收容所述线圈用连接部的切口部。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爪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爪部由两个爪部构成,所述两个爪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上下两端部。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线圈用连接部形成有向侧方突出的缠绕用突起部。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该线圈部件的四角部分,分别在所述鼓状铁心体安装所述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作为基板用连接部发挥功能。另外,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棒状铁心的轴向中间部设有三角形的定位用切口部。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金属端子具备从连结线圈用连接部和基板用连接部的中间部突出且沿着第三面折弯的爪部,该第三面与安装有中间部的凸缘铁心的第二面正交。因此,通过将相对于中间部折弯的爪部接地连接,能够以外观上易显眼的中间部不会发生劣化等的方式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从而能够维持线圈部件的外观、性能,进而能够维持其商品价值。尤其是在尺寸为几毫米左右以内的小的线圈部件中,其劣化等可能在线圈部件的功能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但通过使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能够避免这种可能性。而且,当利用在棒状铁心卷绕线圈的绕线机进行接地连接时,根据该绕线机的结构,与对中间部进行接地连接相比,对从中间部突出而折弯的爪部进行接地连接能够简化线圈部件的组装作业。而且,能够以中间部、线圈用连接部不会发生劣化等的方式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因此能够利用该中间部将金属端子与其他的电子部件等电连接。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当在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上形成收容爪部的凹部时,例如通过使爪部收容并卡合于凹部,能够进行金属端子相对于凸缘铁心(鼓状铁心体)的定位,能够简化组装作业。而且,通过如上述使爪部卡合于凹部进行组装,能够确保将线圈用连接部和基板用连接部连结的延伸方向上的、金属端子相对于凸缘铁心的安装强度。在本技术的线圈部件中,通过在板状铁心体的角部形成收容线圈用连接部的切口部,例如在按照将板状铁心体载设于鼓状铁心体后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的次序来组装线圈部件的情况下,能防止接线时的板状铁心体的损伤,且线圈的接线作业变得容易。与之相反地,在按照将线圈的端部与金属端子接线后将板状铁心体载设于鼓状铁心体的次序来组装线圈部件的情况下,当载设板状铁心体时,能够容易地从外部视觉辨认线圈用连接部与线圈的端部的连接状态。附图说明图I是作为应用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构成上述线圈部件的金属端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线圈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符号说明I、100线圈部件10、110鼓状铁心体11、111棒状铁心12、112凸缘铁心12a 第一面12b、112b 第二面12c、112c 第三面IM第四面 13、113a、113b 凹部2O 线圈21 端部30、130板状铁心体31、131端子用切口部(切口部)40、140金属端子41线圈用连接部41a缠绕用突起部42、142 中间部43基板用连接部44、144a、144b 爪部132定位用切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I及图2,说明作为应用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I的结构部件。如图I所示,线圈部件I包括由铁氧体构成的鼓状铁心体10 ;导电性材料由绝缘材料覆盖且卷绕于鼓状铁心体10的线圈20 ;由铁氧体构成且载设在鼓状铁心体10上的板状铁心体30 ;由导电性材料构成且安装于鼓状铁心体10的四个金属端子40。该线圈部件I例如是一边为几毫米左右以下的极小的部件,且作为感应器等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图I图示了接线后的金属端子40,图2图示了接线前的金属端子40。而且,对于四个金属端子40,为了加以区别,根据对鼓状铁心体10的安装位置而利用带括号的40a、40b、40c、40d来标注编号。鼓状铁心体10包括形成为棱柱状并在外周面卷绕有线圈20的棒状铁心11 ;在棒状铁心的轴向两端部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凸缘铁心12。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凸缘铁心12的六个面中,将与棒状铁心11的轴平行且载设板状铁心体30的面规定为第一面12a,与该第一面12a正交的面规定为第二面12b、与第一面12a及第二面12b双方正交的面规定为第三面12c、与第一面12a对置的面规定为第四面12d。这些第一面12a 第四面12d分别对应于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的第一面 第四面。在凸缘铁心12的第三面12c形成有对应于后述的爪部44的形状而凹陷的凹部13。板状铁心体30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四角部分形成有跨整个厚度方向设置的端子用切口部31。在对板状的导电性材料进行了冲裁加工后实施弯曲加工,由此,将金属端子40成形为图2所示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鼓状铁心体10的四角部分分别安装有金属端子40 (40a 40d)的例子,这四个金属端子40a 40d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之外形成为同一形状,因此,这里以图I的跟前侧中央所示的金属端子40a为代表进行说明。金属端子40a包括在上部形成的线圈用连接部41 ;与线圈用连接部41连接且沿着凸缘铁心12的第二面12b上下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部件,其具有:在卷绕有线圈的棒状铁心的两端部设置长方体状的凸缘铁心而成的鼓状铁心体;以与所述棒状铁心的轴平行架设的方式载设在两个所述凸缘铁心的对应的面上的板状铁心体;以及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当将所述对应的面设为第一面时,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二面上,所述至少两个板状的金属端子沿着所述凸缘铁心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二面的交线部即缘部安装,其中该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双方正交,所述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具备:与所述线圈的端部连接的线圈用连接部;沿着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所述凸缘铁心的第四面折弯,且与形成在基板上的配线图案连接的基板用连接部;将所述线圈用连接部和所述基板用连接部连结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侧方突出,并沿着所述第三面折弯的至少一个爪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俊文,福冈昌和,佐藤诚二,
申请(专利权)人: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