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81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22
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为50-3000m,厚度为50-150μm,厚度公差为±3μm,密度为0.65-1g/cm3,密度公差为±0.035g/cm3,孔径为0.1-5.00μm,孔隙率为50-80%,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综合性能且具有优良电绝缘性、高频性能、耐电压、耐高低温及耐老化,特别是还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同时不受频率和温度的变化影响,有效地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衰减和损耗特性,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另外,制得的通信电缆柔软性好、防潮性能好,在-65℃-260℃温度范围长期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适宜于通信电缆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通信电缆经常采用的绝缘层大多为管状体,由于形状及材质的原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老化,不耐腐蚀,温度不均匀,易产生裂缝,同时使通信电缆遭遇信号衰减,传输功率下降,严重影响了信号系统的传输。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电缆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并且对通信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必须要不断开发通信电缆的配套新产品以紧跟市场步伐,并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它不但能充分发挥聚四氟乙烯所具有的优良特性,而且除此之外还可降低电缆信号传输衰减和损耗。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为50 - 3000m,厚度为50-150 μ m,孔径为O. I — 5. 00 μ m,孔隙率为50 - 80%,密度为O. 65-lg/cm3,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厚度公差为±3μπι。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密度公差为±0. 035g/cm3。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长为50 - IOOOm0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长为1000 - 2000m。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长为2000 - 3000m。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由经配料、预处理、预成型、推压、拉伸一次热处理、二次定型热处理至分切收卷,最后制得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长为连续长度为50 -3000m,厚度为50-150 μ m,厚度公差为±3 μ m,密度为O. 65-lg/cm3,密度公差为±0. 035g/cm3,孔径为2 — 3μπι,孔隙率为50 — 80%,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综合性能且具有优良电绝缘性、高频性能、耐电压、耐高低温及耐老化,特别是还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同时不受频率和温度的变化影响,有效地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衰减和损耗特性,信号强度最强可以达到70G,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另外,制得的通信电缆柔软性好、防潮性能好,在-65°C — 260°C温度范围长期使用。简而言之,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为通信电缆的绝缘层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材料。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适宜于通信电缆应用。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I是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看图1,该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为50 -3000mo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也可为50 - IOOOm0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还可为1000 - 2000m。·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再可为2000 - 3000m。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厚度为50-150 μ m,厚度公差为±3μπι。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密度为O. 65-lg/cm3,密度公差为±0. 035g/cm3。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孔径为O. I — 5. 00 μ m,孔隙率为50 —8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孔径为2 — 3μπι。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为50 - 3000m,厚度为50-150 μ m,孔径为O. I — 5. 00 μ m,孔隙率为50 —80%,密度为O. 65-lg/cm3,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厚度公差为±3μπ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密度公差为±0.035g/cm3。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长为50 - IOOOm0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长为1000 - 2000m。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I)的连续长度长为2000 - 3000m。专利摘要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连续长度为50-3000m,厚度为50-150μm,厚度公差为±3μm,密度为0.65-1g/cm3,密度公差为±0.035g/cm3,孔径为0.1-5.00μm,孔隙率为50-80%,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综合性能且具有优良电绝缘性、高频性能、耐电压、耐高低温及耐老化,特别是还具有很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同时不受频率和温度的变化影响,有效地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衰减和损耗特性,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率,另外,制得的通信电缆柔软性好、防潮性能好,在-65℃-260℃温度范围长期使用。本技术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适宜于通信电缆应用。文档编号H01B17/56GK202711729SQ2012203799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观福寿, 黄磊, 顾榴俊, 顾根林, 黄斌香 申请人: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 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电缆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1)的连续长度为50-3000m,厚度为50?150μm,孔径为0.1-5.00μm,孔隙率为50-80%,密度为0.65?1g/cm3,抗拉强度为径向至少17MPa,纬向至少2M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观福寿黄磊顾榴俊顾根林黄斌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