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构成狭缝,再由一个压紧固定片及四个固定螺钉共同组成整体部件。使得光学狭缝宽度可调,体积小:厚度小于3.0至4.0mm,面积小于20×20mm。高精度由标准塞尺保障。可根据使用者要求的缝宽调整,使用普通17片标准塞尺组成用户的要求宽度,随时调整变更。生产制造的设备要求低,零部件可以高效大批量生产。为使用狭缝的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生产带来极大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与光学狭缝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宽度可同时精确调整和检测的微型光学狭缝,适用于各种使用狭缝的光学仪器,尤其适用于替代各种分光光度计中O. 020_至I. OOmm的固定及可调整的光学狭缝。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光学仪器中特别是各种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狭缝有固定式和可调式,它们在使用上都有局限性。固定狭缝加工困难,微小缝宽的固定狭缝造价高,加工质量及精度难以控制,一经加工尺寸不能调整。现有可调狭缝体积大,结构复杂,应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构成狭缝,再由一个压紧固定片及四个固定螺钉共同组成整体部件。狭缝的调整范围在O. 02mm到I. 0mm,缝宽递增量是O. 02mm。滑槽及滑动片的宽度在2到4mm,也即狭缝的高度在2到4mm之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于现有的固定狭缝宽度O. 2mm以下采用光束I. Ομπι(微米)孔径或更细的激光加工才能达到精度及光洁度要求。因此造价很高,不可调整。而现有的可调狭缝结构复杂,零件多,体积大,不适合大部分光学仪器特别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为解决以上所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采用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构成狭缝,使得狭缝的两个缝边的机加工方法变为外板边缘加工处理,加工容易,工艺简单,成本低。其次,将上述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狭缝片刀口相对,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片使其在槽内滑动以调整狭缝宽度。再使用塞尺确定狭缝宽度尺寸,保障及检验狭缝宽度尺寸精度,其缝宽递增量是O. 02mm。最后以一压紧片以螺丝压紧固定。从而作到成本低,精度高,体积小,可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光学狭缝宽度可调,体积小厚度小于3. O至4. 0mm,面积小于20 X 20mm。高精度由标准塞尺保障。可根据使用者要求的缝宽调整,使用普通17片标准塞尺组成用户的要求宽度,随时调整变更。生产制造的设备要求低,零部件可以高效大批量生产。为使用狭缝的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生产带来极大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与光学狭缝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构造展开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图。图3是顶视图。图4是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所示I.带滑槽底板,2-3.带刀口的滑动狭缝片,4.压紧片,5.安装螺钉。在图I中,I.将二滑动狭缝片刀口相对地置于底板的滑动槽中,2.上加压紧片,3.上螺钉,·4.再以所要求的狭缝宽度选配塞尺,塞于缝间后,从两边同时使两刀口片与塞尺保持接触,此时上紧螺钉。5.最后抽出塞尺。狭缝即装配调整完毕,可以使用。重新调整时,放松螺钉,再重复4及5步骤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构成狭缝,再由一个压紧固定片及四个固定螺钉共同组成整体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狭缝的调整范围在O.02mm到I.Omm,缝宽递增量是O. 02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滑槽及滑动片的宽度在2到4mm,也即狭缝的高度在2到4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构成狭缝,再由一个压紧固定片及四个固定螺钉共同组成整体部件。使得光学狭缝宽度可调,体积小厚度小于3.0至4.0mm,面积小于20×20mm。高精度由标准塞尺保障。可根据使用者要求的缝宽调整,使用普通17片标准塞尺组成用户的要求宽度,随时调整变更。生产制造的设备要求低,零部件可以高效大批量生产。为使用狭缝的光学仪器的设计与生产带来极大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与光学狭缝有关的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文档编号G01J3/04GK202710181SQ20122004664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可滇 申请人:刘可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时精确调整及检测的微型可调光学狭缝,其特征是:由二个带刀口的滑动片置于一个带滑槽的底板构成狭缝,再由一个压紧固定片及四个固定螺钉共同组成整体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滇,
申请(专利权)人:刘可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