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汉军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测电极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22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测电极安装结构,包括加工设备的容置腔及电极芯柱,容置腔壁面上开设有通孔,电极芯柱头部位于容置腔内,且其中段附近外包覆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靠近其尾端处的外周设置有凸起挡颈,凸起挡颈后侧设置有装配颈,该装配颈与所述通孔套置配合,在所述电极芯柱靠近装配颈处套设有密封套管,邻近于该密封套管的电极芯柱外设置有螺纹部,该螺纹部螺旋配合一螺母,该螺母配合所述凸起挡颈将所述电极芯柱固定于所述通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结构合理,稳定紧固,可靠性及安全性高,工作效果好,长久耐用,不易松动,使用效果十分理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测电极。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设备的涵盖范围很广,例如民用或者商用的豆浆机、料理机、榨汁机等,其基本结构都是包括一个盛装食品的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搅拌或是其他加工部件,容置腔盛装的食品,可以通过加工部件进行处理以得到最终成品。由于这类食品加工设备通常都是用来加工液体或是带有液体的食品,工作过程中就可能因搅拌、加热而使加工食品体积膨胀,造成溢出,容易烫伤使用者,更有液体侵入附近电路或是电路板造成短路、烧坏等危险;此外,食品加热过程中液体成分会挥发,如果液体存量不足,就会造成干烧,让设备温度过高,产生危险及造成损坏。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通过电信号指标来进行检测的检测电极,在食品加工设备的具体应用中,检测电极可以分为用于检测是否溢·出的防溢电极,以及用于检测是否干烧的防干烧电极,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仅是装配位置及检测标的,例如防溢电极需要装配到容置腔内靠近出口的较高位置,同时需要保证电极的检测头朝向下部,实现对食品及液体高度的随时监测;而防干烧电极则需要装配到容置腔底部或是底部附近,实现对食品及液体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的检测电极安装结构,包括加工设备的容置腔(1)及电极芯柱(2),容置腔(1)壁面上开设有通孔(11),电极芯柱(2)头部位于容置腔(1)内,且其中段附近外包覆有绝缘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3)靠近其尾端处的外周设置有凸起挡颈(31),凸起挡颈(31)后侧设置有装配颈(32),该装配颈(32)与所述通孔(11)套置配合,在所述电极芯柱(2)靠近装配颈(32)后侧处设置有螺纹部(44),该螺纹部螺旋配合一螺母(45),该螺母(45)配合所述凸起挡颈(31)将所述电极芯柱(2)固定于所述通孔(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军毕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汉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