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刀口阴影仪的刀口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088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20
用于刀口阴影仪的刀口头,在刀口头主体上设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优化方案的发光二极管采用接近单色的发光二极管;其最上端的出光面修磨成平面半球状、出光面的表面磨毛面(目的:增大张角;磨毛表面起到散射作用,使出射光比较均匀);其它透光部分涂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源发热极小,不会造成热气流扰动;光源亮度高,成像清晰;光源体积小,省去了透镜组,整个刀口头的体积更小;光源波长范围较窄,色差小;光源功耗低,可用电池供电,携带方便安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寿命是传统灯泡的数十倍;大幅度降低了刀口头的整体成本;刀口头的可靠性、便利性、安全性大幅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刀口阴影仪的刀口头(含光源,以下同)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刀口阴影仪是一种最常用的光学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光学镜面的面形精度。刀口头是刀口阴影仪上最重要的部件,其光源一般是6V,15W的白炽灯、钠灯、水银灯、卤素灯等,这些光源用用于刀口阴影仪,存在诸多缺点,首先,作为光源的灯泡发热量太大,尤其是白炽灯,极易引起灯泡底部焊锡熔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甚至接触不良,发光渐暗,还会造成灯管座表面温度过高,伤害操作者的眼睛和皮肤,存在安全隐患;其次,这些灯泡的灯丝为螺旋等形状,面积较大,亮度不均匀,而作为检测光源,必须亮度均匀,为此需配有两组双胶合小物镜,把光线折射后汇聚到刀口的狭缝处,加蜡纸散射,然后经过人工调试,将出射·的光锥的亮度调整均匀,才能使用。这造成光源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第三,由于透镜组的透射率和玻璃镜面的吸收,灯泡光能利用率比较低,造成到达刀口狭缝处的光斑强度仍不够,影响光学检测;第四,传统光源的波长范围较宽,用于检验双分离物镜时,存在严重色差;第五,刀口头及灯管体积大引起光学遮挡;第六,灯泡热量大,产生热气流,严重影响光学检测结果的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刀口阴影仪的刀口头,在刀口头主体上设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培陈小莲卢惠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科天文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