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奎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88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面、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循环水管至少为两根;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循环水管与循环连接管均固接于散热面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组合使用,又可以独立循环工作,且散热量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取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散热器为内置水管,一种为一根管,另一种是扁宽管,这两个水管都有一个缺陷是不能独立工作,要几个相连组合。前面一个是单水管,散热效率低,后面宽水管不便于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组合使用,又可以独立循环工作,且散热量高的散热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面、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循环水管至少为两根;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循环水管与循环连接管均固接于散热面的背面;循环水管为铝材发热循环水管;循环连接管为铜质循环连接管,且循环连接管为U型;散热面为铝合金散热面。本技术使用时,两根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可以连接形成单根散热片独立循环,也可以相邻散热器的循环水管连接组合安装形成大循环,循环水管的另一端各连接热水源及回水管形成循环。本技术可以安装在踢脚线位置,围绕房间一周,起到均衡散热作用,也可以做在门套线上,做成门套线,起到装饰美观与实用形,在家庭装修时也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设计装饰在墙面上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起到美观效果。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面I、循环水管2和循环连接管3 ;循环水管2至少为两根;两根循环水管2的一端分别与循环连接管3的两端连接;循环水管2与循环连接管3均固接于散热面I的背面;循环水管2为铝材发热循环水管2 ;循环连接管3为铜质循环连接管3,且循环连接管3为U型;散热面I为铝合金散热面I。本技术使用时,两根循环水管2和循环连接管3可以连接形成单根散热片独立循环,也可以相邻散热器的循环水管2连接组合安装形成大循环,循环水管2的另一端各连接热水源及回水管形成循环。本技术可以安装在踢脚线位置,围绕房间一周,起到均衡散热作用,也可以做在门套线上,做成门套线,散热面I将循环水管2和循环连接管3包覆在内侧,起到装饰美 观与实用形,在家庭装修时也可以根据设计师的设计装饰在墙面上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起到美观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散热面、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所述的循环水管至少为两根;所述的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循环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所述的循环水管与所述的循环连接管均固接于所述的散热面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管为铝材发热循环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连接管为铜质循环连接管,且所述的循环连接管为U型。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面为铝合金散热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面、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循环水管至少为两根;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连接管的两端连接;循环水管与循环连接管均固接于散热面的背面。本技术既能组合使用,又可以独立循环工作,且散热量高。文档编号F28D1/04GK202709796SQ2012203337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成奎 申请人:李成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散热面、循环水管和循环连接管;所述的循环水管至少为两根;所述的两根循环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循环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所述的循环水管与所述的循环连接管均固接于所述的散热面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奎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