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47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更详细地涉及具备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通常,空气调节器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来改变温度或湿度或净化度等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向室内排出,以此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空气调节器在内部能够设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热交换器用于进行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送风机用于吸入空气来向热交换器吹送之后向外部排出。这些空气调节器根据空气排出口的形状或开口方向及数量,能够在室内形成多种气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多个送风扇来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本技术的另一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运转模式形成多种气流的空气调节器。本技术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记载能够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其他问题。为了达成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的事项包括在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中。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具有如下效果中的一种或者其以上效果。第一,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两个送风扇来执行多种运转模式。第二,根据不同的运转模式独立地控制两个送风扇并能够调节排出的空气。第三,将两个排出风扇、使其进行旋转的两个排出电机及热交换器适当配置在本体内,以此能够实现轻薄的本体。第四,适当控制两个风扇来节省能量并能够实现森林风模式,该模式用于产生自然风的吹拂感觉。本技术的效果不局限于以上提到的效果,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使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输入部的图。图8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框图。·图9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多个运转模式的图。图10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形成的气流的示例图。图11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用于控制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森林风模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会让本技术的优点和/或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或特征的方法更加明确。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施例只用于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完整,有助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理解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畴而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下面,借助本技术的实施例,并参照用于说明空气调节器的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第一排出部的部分切开立体图。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4,其用于形成外观;热交换器6,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吸入部13,其用于吸入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多个排出部8、12,用于排出在热交换器6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44、12,向多个排出部8、12吹送空气。本体4形成外观。本体4包括前盖70,其用于形成前表面的外观;后盖15,其用于形成后表面的外观;多个侧面盖60,用于形成两侧的外观;底座24,其用于支撑本体4。在前盖70形成有前排出孔68,该前排出孔68使从第一排出部排出的空气通过。后盖15具备吸入部13。后盖15与吸入部13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侧面盖60具备第二排出部12。侧面盖60与第二排出部12能够以一体方式形成。底座24将空气调节器支撑在地面上,并在底座24的上侧具备前盖70、后盖15以及多个侧面盖60。在本体4的上部可具备用于排出本体4内部的空气的第一排出部8。在本体4的两侧可具备用于排出本体4内部的空气的第二排出部12。在本体4的后表面可具备吸入空气到本体4的内部的吸入部13。在本体4的内部可具备第一送风扇44、用于旋转第一送风扇44的第一送风电机43、第二送风扇46、用于旋转第二送风扇46的第二送风电机45、用于支撑第一送风电机43及第二送风电机45并形成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吹送的空气的流路的内部面板21。内部面板21结合于本体4用于支撑第一送风电机43及第二送风电机45。内部面板21配置在前盖70的后方。以下,以本体4的中心为基准,前方意味着前盖70的一侧,后方意味着后盖15的一侧,两侧或左右侧意味着与前后方进行直交的侧面盖60的一侧,下侧意味着底座24的一侧,上侧意味着与底座24的一侧反方向的第一排出部8的一侧。在内部面板21的内部具备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在内部面板21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具备第一送风扇44与第二送风扇46。第一送风扇44具备在内部面板21的上部,第二送风扇46具备在内部面板21的下部。内部面板21形成有孔板48,该孔板48用于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空气到第一送风扇44及第二送风扇46。孔板48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上部的空气到第一送风扇44,并 引导经由热交换器6的下部的空气到第二送风扇46。内部面板21的上侧与两侧以开口形式形成。第一送风扇44吹送的空气向内部面板21的上侧与两侧流动,第二送风扇46吹送的空气向内部面板21的两侧流动。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上侧对应于第一排出部8,内部面板21的开口的两侧对应于第二排出部12。吸入部13将设置有空气调节器的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本体4的内部。吸入部13与热交换器6平行地对置地进行配置。吸入部13包括吸入格栅19与过滤器20,上述吸入格栅19形成有空气经由的吸入口 2,上述过滤器20设置吸入格栅19来过滤异物。通过吸入部13的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在过滤器20过滤之后向热交换器6流动。热交换器6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6使在压缩机(未图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与在吸入部13中被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或加热空气。热交换器6优选地借助吸入部13的吸入格栅19来得到支撑。优选地,热交换器6与沿上下配置的多个送风扇44、12平行地进行配置,并与吸入部13平行地进行配置。热交换器6优选地配置在沿上下配置的多个送风扇44、12与吸入部13之间。多个送风扇44、12将在热交换器6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向多个排出部8、12吹送。多个送风扇44、12沿上下进行配置。多个送风扇44、12与热交换器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其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排出部,排出在上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多个送风扇,向上述多个排出部吹送空气;以及控制部,其使上述多个送风扇以相互不同的速度旋转来实现多个运转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凛宋星宇金柱想黃星镇金美珠尹柱协崔成圭柳仲吉林栽用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