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5171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风速分布,兼具有提高节能性和实现静音化两者的空气调节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框体;设在框体内的送风风扇;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其具有散热片及贯通散热片的传热管,配置成包围送风风扇的大致倒V字形;室内热交换器具有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及后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具有两个直线部及两端连接于两个直线部的曲线部,曲线部的传热管的配置间隔比直线部的传热管的配置间隔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器。技术背景作为以前的空气调节器,有着具备由前侧热交换器及后侧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内 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0366号公报(图1、图 3))。专利文献1记载的前侧热交换器具有由三个直线部及两个曲线部构成并向风扇方向 弯曲的结构。利用图7对通过这种具有曲线部的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基本特性进行说明。图 7表示将内部的空气阻力相同的阻力体37置于相同的空气流中时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体 如图7所示,具有两个直线部和两端连接于该两个直线部的曲线部。图7的粗箭头表示 空气的流线,细箭头组39表示阻力体下游的空气流的流速分布。从左侧流过来的空气通过阻力体37向右流。一般,空气具有从压力高处向压力 低处选最短路径流动的性质。因此,在朝向右上的形状的阻力体37的上部,在阻力体37 的上游向右的空气流在阻力体37内变成向右下的流动,该空气流通过阻力体37后,由于 还是朝向下游,因此变成原来的向右的流动。同样地,在朝向右下形状的阻力体37的下 部,在阻力体37的上游向右的空气流在阻力体37内变成向右上的流动,该空气流通过阻 力体37后,由于还是朝向下游,因此变成原来的向右的流动。如此,在阻力体37的上部和下部,由于流动的方向改变,在阻力体37的中央部 38成集中流动的缩流,流动被加速。S卩,通过阻力体37的风速的分布变成不均勻。相 同的现象在热交换器发生时,有可能由于风速分布的不均勻使交换热量降低,或者不均 勻的风速分布作用于下游侧的风扇使噪音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风速分布,兼具有提高节能性和实现静音化两者的 空气调节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 框体;设在上述框体内的送风风扇;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其具有散热片及贯通上述散热 片的传热管,配置成包围上述送风风扇的大致倒V字形;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热交换 器具有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及后面侧室内热交换器,上述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具有两个 直线部及两端连接于上述两个直线部的曲线部,上述曲线部的上述传热管的配置间隔比 上述直线部的上述传热管的配置间隔小。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改善风速分布,兼具有提高节能性和实现静音化两者的 空气调节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配置的图。图2是表示冷冻循环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交叉散热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室内机的剖面的图。图5是表示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的形状的图。图6是表示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配置的图。图7是表示通过具有弯曲部的阻力体的空气流的图。图中1-室外机,2-压缩机,3-四通阀,4-室外热交换器,5-螺旋桨式鼓风机, 6-节流装置,7-室内机,8-室内热交换器,9-直流风扇,10-连接配管,11-散热片, 12-传热管,13-接头零件,14-室内机后面侧框体,15-室内机前面侧框体,16-室内机 前面板,17-风向控制板,18-室内机上部前侧框体,19-粗过滤器框,20-前面侧室内热 交换器,21-背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2-前面空气吸入口,23-上面空气吸入口,24-空气 吹出口,25、26、27-前缘侧直线部,28、29-前缘侧曲线部,30、31、32-后缘侧直线 部,33、34-后缘侧曲线部,35、36-热交换器曲线部,37-阻力体,38-阻力体的中央 部,39-细箭头组,40-U字部分的弯曲半径小的传热管,50、51、52-热交换器直线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利用图1 图5、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对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 器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冷冻循环的结构图。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通过以连接 配管10连接室外机1和室内机7而实现功能。室外机1具备压缩机2、四通阀3、室 外热交换器4、节流装置6及螺旋桨式鼓风机5。室内机7具备室内热交换器8和送风 风扇。而且,作为送风风扇可以使用直流风扇9。下面,首先说明在冷气运转时的各构成要素的作用。被压缩机2压缩的高压的 气体状致冷剂通过利用室外热交换器4向外部空气放热而凝结,成为高压的液体状致冷 剂。该液体状致冷剂由节流装置6的作用被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通过 连接配管10流到室内机7。进入到室内机7的致冷剂通过利用室内热交换器8对室内空 气的热进行吸热而蒸发。由室内单元蒸发的致冷剂通过连接配管10返回到室外机1,通 过四通阀3再次被压缩机2压缩。暖气运转时,用四通阀3切换致冷剂流道,被压缩机2压缩的高压的气体状致冷 剂通过四通阀3及连接配管10流到室内机7。进入室内机7的致冷剂通过利用室内热交 换器8向室内空气放热而凝结,成为高压的液体状致冷剂。该液体状致冷剂通过连接配 管10流到室外机1。进入室外机1的液体状致冷剂由节流装置6的作用被减压,成为低 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致冷剂流到室外热交换器4,通 过吸收室外空气的热而蒸发,成为气体状致冷剂。该气体状致冷剂通过四通阀3再次被 压缩机2压缩。图3表示交叉散热片管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该热交换器由弯曲成U字形的铜 制传热管12贯通多个铝制散热片11而构成。通过液压或机械的方式对插入到散热片的 传热管12进行扩管,从而使散热片11和传热管12紧贴。而且,在传热管12的端部焊 接有接头零件13,构成致冷剂的流道。图4是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垂直于传热管的轴的剖面)。框体的上 方设有空气吸入口(具体地说,在框体的前面设有前面空气吸入口 22,及在框体的上面 设有上面空气吸入口 23),在框体的下方设有空气吹出口对。在框体内配设有直流风扇 9,在从该空气吸入口到直流风扇的风道的途中配设有交叉散热片管型的热交换器。室内 热交换器8由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0及后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1构成。而且,前面侧室 内热交换器20及后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1配设成大致倒V字形,以包围直流风扇9。启 动直流风扇9时,由于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流入,利用室内热交换器8与内部的致冷剂 进行热交换,并从空气吹出口 M吹出,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空气调节。接下来,利用图5对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0的详细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在前 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0的上风前缘部,前缘侧直线部25和前缘侧直线部沈被前缘侧曲线 部观连接,前缘侧直线部沈和前缘侧直线部27被前缘侧曲线部四连接。而且,在前 面侧室内热交换器20的下风后缘部,后缘侧直线部30和后缘侧直线部31被后缘侧弯曲 部33连接,后缘侧直线部31和后缘侧直线部32被后缘侧弯曲部34连接。采用这种结 构,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向直流风扇9的方向弯曲地形成。图5上侧的影线部表示被上风前缘的前缘侧弯曲部观和下风后缘的后缘侧弯曲 部33包围的热交换器曲线部35。而且,图5下侧的影线部表示被上风前缘的前缘侧弯曲 部四和下风后缘的后缘侧曲线部34包围的热交换器曲线部36。没有画影线的部分是被 上风前缘的前缘侧直线部25和下风后缘的后缘侧直线部30包围的热交换器直线部50、被 上风前缘的前缘侧直线部26和下风后缘的后缘侧直线部31包围的热交换器直线部51、被 上风前缘的前缘侧直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框体;设在上述框体内的送风风扇;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其具有散热片及贯通上述散热片的传热管,配置成包围上述送风风扇的大致倒V字形;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具有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及后面侧室内热交换器,上述前面侧室内热交换器具有两个直线部及两端连接于上述两个直线部的曲线部,上述曲线部的上述传热管的配置间隔比上述直线部的上述传热管的配置间隔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广高藤亮一井本勉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