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介质开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71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介质开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及通过管道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连接的汽轮机凝结水系统,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相应端连接,板式换热器与汽轮机凝结水系统连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带电动阀的排污管、闭式循环水泵、带电动阀的水源管、截止阀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带电动阀的热网供水管、电动阀、带电动阀的热网回水管、截止阀Ⅱ;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还设置有带电动阀的旁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烟气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对火力发电厂讲,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是排烟热损失。一般来说,排烟温度每降低10°c,锅炉热效率提高大约O. 5%至O. 6%。因此,锅炉排烟是一个潜力很大的余热资源。并且由于建成机组运行烟温通常高于设计烟温,也造成了锅炉热效率的下降。合理有效利用烟气余热,可以同时降低湿法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可以减小发电煤耗和节约脱硫用水量,节约能源。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利用烟气余热方案为吸收塔入口安装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使烟气与凝结水直接进行热交换,提高凝结水温度,减小汽轮机抽汽,以达到节能效果。利用烟气余热直接加热凝结水系统需要将凝结水管道从汽机房引至炉后脱硫场地并接回,距离较长,并且整个系统设计压力较高,需要和凝结水系统设计压力保持一致,造成管道和阀门均需要按高压力等级设计,投资较高。同时由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使用环境恶劣,节能的同时也对主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隐患。回收烟气余热直接加热凝结水的方案,烟气的热量利用率仅为11% 15%,其余大部分均被凝汽器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介质开闭式循环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利用装置(7)以及通过管道与烟气余热利用装置(7)连接的汽轮机凝结水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装置(7)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9),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6);进水管(9)的另一端和出水管(6)的另一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2)的相应端连接,板式换热器(2)与汽轮机凝结水系统(1)连接,烟气余热利用装置(7)与板式换热器(2)之间的进水管(9)上依次设置有带电动阀Ⅰ(17)的排污管(8)、闭式循环水泵(10)、带电动阀Ⅱ(14)的水源管(11)、截止阀Ⅰ(15),水源管(11)的另一端与连接水源的差压水箱(13)连接,差压水箱(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建华阎占良贾绍广杨立辉张润盘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