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8716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46
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大容量的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水冷壁的形式、水冷壁的流量、水冷壁的阻力选取均与锅炉的安全运行直接相关,如果选取不当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积极重大经济损失。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组成包括:总管(1),所述的总管连接第一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一级管连接第二级一变多管组,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连接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锅炉水冷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
技术介绍
大容量的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水冷壁的形式、水冷壁的流量、水冷壁的阻力选取均与锅炉的安全运行直接相关,如果选取不当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三级管组组成,能够将一个管变为多个管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组成包括总管,所述的总管连接第一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一级管连接第二级一变多管组,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连接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下部分成两个口,所述的两个口到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变为四个口,所述的四个口到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变为八个口。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一级U型管,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一级开口,所述的第一级开口连接所述的总管,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一级小出口管,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一级直管;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具有第二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二级U型管,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二级开口,所述的第二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级直管,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二级小出口管,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二级直管;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具有第三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三级U型管,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三级开口,所述的第三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级直管,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三级小出口管,所述的第三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三级直管。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总管直径为Φ54_,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直径为Φ54πιπι,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直径为Φ42πιπι,所述的第一级直管直径为Φ42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直径为Φ42mm,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出口直径为Φ 32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直径为Φ 32mm,所述的第三级小出口管出口直径为Φ 28. 6mm,所述的第三级直管直径为Φ 28. 6mm。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总管顶端到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80 mm,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到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50 mm,第二级小出口管的出口到所述的第三级直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20mm;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178 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89 mm,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44. 5 mm。有益效果I.本技术采用多级三叉管结构的布置方式,不但能够增加节流孔圈的孔径,同时也能够防止水冷壁堵塞,能够使锅炉安全的运行。2.本技术在水冷壁入口安装了 I变8形式的水冷壁结构特点,采用3级三叉管结构,均匀的分配工质流量,平衡锅炉炉膛的热负荷分布,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3.本技术可有效的提高节流孔圈的孔径,防止水冷壁节流孔圈结垢,保证运行安全。4.本技术能够减少锅炉运行停炉的次数,少停炉一次可以节省费用约80万元,极大的提高了锅炉的安全运行,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的尺寸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组成包括总管1,所述的总管连接第一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一级管连接第二级一变多管组,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连接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实施例2 实施例I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下部分成两个口,所述的两个口到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变为四个口,所述的四个口到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变为八个口。实施例3 实施例I或2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一级U型管2,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一级开口 3,所述的第一级开口连接所述的总管,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一级小出口管4,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一级直管5 ;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具有第二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二级U型管6,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二级开口 7,所述的第二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级直管,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二级小出口管8,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二级直管9 ;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具有第三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三级U型管10,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三级开口 11,所述的第三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级直管,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三级小出口管12,所述的第三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三级直管13。实施例4 实施例3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总管直径为Φ54_,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直径为φ 54mm,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直径为Φ 42mm,所述的第一级直管直径为Φ 42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直径为Φ 42mm,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出口直径为Φ 32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直径为Φ 32mm,所述的第三级小出口管出口直径为Φ 28. 6mm,所述的第三级直管直径为Φ 28. 6mm。实施例5 实施例4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总管顶端到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80 mm,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的出口到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50 mm,第二级小出口管的出口到所述的第三级直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320 mm ;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178 mm,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89 mm,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两个出口的中心距为44. 5 mm。实施例6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下端收口部位的外壁与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外壁的夹角为7. 5°,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下端收口部位的外壁与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外壁的夹角为7. 5°,所述的第三级小出口管下端收口部位的外壁与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外壁的夹角为7. 5°。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组成包括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总管连接第一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一级管连接第二级一变多管组,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连接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下部分成两个口,所述的两个口到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变为四个口,所述的四个口到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变为八个口。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一级U型管,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一级开口,所述的第一级开口连接所述的总管,所述的第一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一级小出口管,所述的第一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一级直管;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具有第二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二级U型管,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二级开口,所述的第二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一级直管,所述的第二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二级小出口管,所述的第二级小出口管连接第二级直管;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具有第三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三级一变多管包括第三级U型管,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顶端具有第三级开口,所述的第三级开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级直管,所述的第三级U型管低端连接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冷壁系统的三叉管,其组成包括: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总管连接第一级一变多管,所述的第一级管连接第二级一变多管组,所述的第二级一变多管组连接第三级一变多分管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泽忠陈利飞宋国庆宋宝军刘宇红乔立英孙洪民王伟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