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断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33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对设立的拉断阀体,拉断阀体内设有阀芯支架A和阀芯支架B,所述的拉断阀还包括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拉断阀体内部两端有对称带锥形的通道,在拉断阀体内部分别设有两对处于对持状态的阀芯A和阀芯B,阀芯轴A、阀芯轴B穿过所述阀芯支架A、阀芯支架B另一端的中心,并在穿过的阀芯轴A和阀芯轴B分别设有开口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适用于低温介质;由两个单向阀对峙状态组成的定位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流体冲击,使阀体平衡稳定;拉断阀会自动安全的分离断开,两个单向阀自动快速关闭,使售气端和用户端管道通道在拉断后能快速有效的密封,并限制流量,极大的减小流体介质泄漏;可长期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断装置,具体来讲是一种应用到LNG加气领域的拉断阀
技术介绍
拉断阀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涉及到很多相关行业,目前用于各行各业的拉断阀产品有很多种。从功能上讲,要求拉断阀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将发生高危事故的几率降低到最小,对拉断阀的拉断性能、拉断后的密封性能、可靠性及稳定性要求较高;从技术上讲,目前整个拉断阀产业的技术性能和通用性能还不是很成熟,主要体现为拉断阀的应用场合多变,并且多数是针对单一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还有同一种拉断阀应用于多种环境或介质的适用性较低,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环境、温度、质及特殊行业等方面的通用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结构上讲,由于行业、工作环境、介质及各种性能要求的拉断阀在结构上都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环境、介质、通径大小、各部件所采用的材料、拆装技术要求和附加功能的实现。 随着科技发展及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天然气越来越成为汽车等运输机械的动力燃料。在实际加气过程中,会出现汽车未加完气或加气完成后还没有关闭加气阀门的情况下,汽车突然滑动或启动,以至于拉动或拉断加气软管造成天然气泄漏或其它设备损坏。由于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压力、易燃、挥发快等特点,天然气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出现管道拉断的情况很少,但拉断后或拉断的瞬间,如果没有保护装置,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加气现场达到一定的天然气浓度后甚至会产生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断阀,能在加液软管受到意外失误操作拉力时发生剪切断裂,有效可靠避免此拉力引起其它相关设备损坏;同时拉断阀断裂后一分为二,快速形成两个单向阀,防止大量液体外泄而发生事故。该阀结构简单、紧奏、装配方便、动作灵敏可靠,且使用效果好的拉断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拉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对设立的拉断阀体,拉断阀体内设有阀芯支架A和阀芯支架B,所述的拉断阀还包括设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第一接头与拉断阀体对应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接头与拉断阀体对应的出口端连接,其中拉断阀体内部两端有对称带锥形的通道;在拉断阀体内部分别设有两对处于对持状态的阀芯A和阀芯B,其中阀芯A、阀芯B分别装在阀芯轴A、阀芯轴B上,阀芯轴A、阀芯轴B穿过阀芯支架A、阀芯支架B另一端的中心,并在穿过的阀芯轴A和阀芯轴B分别设有开口挡圈,在阀芯支架A和阀芯支架B上分别分布有三个扇形通孔。根据本技术所述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均带有外螺纹,第一接头通过外螺纹与拉断阀体进口端内螺纹连接,第二接头通过外螺纹与拉断阀体出口端内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拉断阀,其特征在于阀芯A、阀芯B对应的阀芯支架A和阀芯支架B直径大于通道对应的锥形通道的小直径。根据本技术所述拉断阀,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处为端面密封。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拉断阀体与阀芯支架A和阀芯支架B联接密封处为靠端面密封。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断阀体两端与阀芯支架A、阀芯支架B及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其连接地方均带有内螺纹,阀芯支架A、阀芯支架B及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在拉断阀体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拉断阀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紧密、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密闭性能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断阀,能够在超低温高压的环境中使用,适合于运用到LNG加液机上,本专利技术所述拉断阀采用微漏式设计,使拉断后密封压力能够逐渐降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断阀,外形美观,保证LNG加液机的使用安全,利于推广,正常使用周期长,可降低维护成本,密封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适用于低温介质;由两个单向阀对峙状态组成的定位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流体冲击,使阀体平衡稳定;拉断阀会自动安全的分离断开,两个单向阀自动快速关闭,使售气端和用户端管道通道在拉断后能快速有效的密封,并限制流量,极大的减小流体介质泄漏;可长期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前提是保证工作介质的纯度和无其它杂质;具有拉断力稳定可靠、流量大、维护成本低、维修方便、可重复使用;能可靠的避免因拉断后不能有效的密封而可能造成的流体泄漏或爆炸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也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爆炸结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接头,102、拉断阀体,103、第二接头,104、阀芯轴A,105、阀芯轴B,106、阀芯A,107、阀芯B, 108、阀芯支架A,109、阀芯支架B, 110、开口挡圈,111、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拉断阀,能在加液软管受到意外失误操作拉力时发生剪切断裂,有效可靠避免此拉力引起其它相关设备损坏;同时拉断阀断裂后一分为二,快速形成两个单向阀,防止大量液体外泄而发生事故。如图所示本拉断阀包括有相对设立的拉断阀体102,拉断阀体内设有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阀芯A106和B107,阀芯轴A104和B105以及开口挡圈10之间为拉断区,所述拉断阀体102其连接地方均带有内螺纹。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断阀中还包括设有第一接头101 (NPT接头)、第二接头103 (UNF接头),其中第一接头101与拉断阀体102进口端连接,第二接头103与拉断阀体102出口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断阀能够运用到LNG加气机上,通过第一接头101、第二接头103实现与软管和加液机上的加液管座固定连接。在拉断阀体102内部分别设有两对处于对持状态的阀芯A106和阀芯B107,其中阀芯A106、阀芯B107分别装在阀芯轴A104、阀芯轴B105上,阀芯轴A104、阀芯轴B105穿过阀芯支架A108、阀芯支架B109另一端的中心,并在穿过的阀芯轴A104和阀芯轴B105分别设有开口挡圈110,在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上分别分布有三个扇形通孔。其中第一接头101、第二接头103均带有外螺纹,第一接头101通过外螺纹与拉断阀体102进口端内螺纹连接,第二接头103通过外螺纹与拉断阀体102出口端内螺纹连接。其中拉断阀体102内部两端有对称带锥形的通道111,通道111构成相对独 立的。阀芯A106、B107对应的阀芯轴A104、B105是分别穿过阀芯支架A108、B109的另一端的中部,并在穿过的阀芯轴A104、B105分别设有开口挡圈110,开口挡圈110用于限制阀芯轴108在阀芯支架A108、B109内移动。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的阀芯A106和阀芯B107处于为对峙状态。本技术中全部连接面都是靠端面密封的,比如,第一接头101、第二接头103处为靠端面密封,拉断阀体102与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联接密封处为靠端面密封。所述拉断阀体102两端与阀芯支架A108、阀芯支架B109及第一接头101、第二接头103其连接地方均带有内螺纹,阀芯支架A108、阀芯支架B109及第一接头101、第二接头103在拉断阀体102对称分布。阀芯A106和阀芯B107对应的阀芯支架A108、阀芯支架B109直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断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对设立的拉断阀体(102),拉断阀体内设有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所述的拉断阀还包括设有第一接头(101)和第二接头(103),其中第一接头(101)与拉断阀体(102)对应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接头(103)与拉断阀体(102)对应的出口端连接,其中拉断阀体(102)内部两端有对称带锥形的通道(111);?在拉断阀体(102)内部分别设有两对处于对持状态的阀芯A(106)和阀芯B(107),其中阀芯A(106)、阀芯B(107)分别装在阀芯轴A(104)、阀芯轴B(105)上,阀芯轴A(104)、阀芯轴B(105)穿过所述阀芯支架A(108)、?阀芯支架B(109)另一端的中心,并在穿过的阀芯轴A(104)和阀芯轴B(105)分别设有开口挡圈(110),在阀芯支架A(108)和阀芯支架B(109)上分别分布有三个扇形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东蔡根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