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16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器密封环。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表面密度高、韧性好、耐磨和带自润功能的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环芯外表面设置金属陶瓷层,金属陶瓷层是采用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在金属表面渗透生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环芯表面渗透金属陶瓷层大大提高了密封环的韧性好、耐磨度和减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增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密封环。
技术介绍
增压器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为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燃烧室空气密度,增强燃烧室燃油燃烧强度,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输出功率高低,现在各种型号内燃机都追求高输出功率,尤其是现在重载和长途运输要求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通过增压器给发动机提供高度压缩的空气是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作为压缩空气主要部件的增压器密封环的韧度、硬度、耐磨性和减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纯金属密封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导致大面积的漏油,严重的造成积碳固死和转子扫膛,成为运输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密度高、韧性好、耐磨和带自润功能的增压器密封环。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所述环芯外表面采用真空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渗透生成金属陶瓷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增压器密封环的表面采用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渗透生成的一种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络结构并存的金属陶瓷层,该层使密封环的表面显微结构更加致密,硬度提高50%以上,该密封环的自润滑、密封性能显著改善,弹力大大提高,韧性和耐磨性也大大提高,符合发动机高功率的要求。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其中所述金属陶瓷层的沉积深度为21-29 μ m,增长厚度为2 μ m。金属陶瓷层采用这个厚度既可以达到提高耐磨性、韧度、自润性、硬度的要求,又能减少工艺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1,环芯I外表面设置金属陶瓷层2,金属陶瓷层2是采用真空300°C条件下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在金属表面渗透生成的一种双向扩散的微晶体与网络结构并存的金属陶瓷膜,金属陶瓷膜的生成过程是在真空300°C的条件下,将氮、硅、硼气体通入工作室,在高压强电场的作用下,高温、高速的电子与工作气体分子相碰撞,使气态氮、硅、硼变成高速离子,高速离子与密封环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生成BN-SIN网络状离子结构,金属陶瓷层2的沉积深度为25 μ m,增长厚度为2 μ m,增长厚度是金属陶瓷层2在金属表面沉积使金属表面增长的厚度,沉积厚度是指金属陶瓷层2形成过程中由于扩散作用陶瓷材料向金属内扩散形成紧贴金属陶瓷层2的连续沉积层厚度,沉积层的厚度一般是25 μ m,金属陶瓷层2使密封环的表面显微结构更致密,硬度提高50%以上,光洁度提高一个技术级数,与环槽的摩擦系数下降10%以上,还带有自润滑功能,本技术的减磨性、密封性显著提高,弹力大大加强,在组装和运输过程中不易折断,使增压器的故障率降低,漏油积碳现象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有效地提高了增压器的空气压缩效率。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I),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芯(I)外表面采用真空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渗透生成金属陶瓷层(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陶瓷层(2)的沉积深度为21-29 μ m,增长厚度为2 μ 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压器密封环。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表面密度高、韧性好、耐磨和带自润功能的密封环。本技术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环芯外表面设置金属陶瓷层,金属陶瓷层是采用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在金属表面渗透生成,本技术在环芯表面渗透金属陶瓷层大大提高了密封环的韧性好、耐磨度和减磨性。文档编号F16J15/26GK202708076SQ2012202438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任诗福, 赵俊贤, 朱卫军, 张金龙, 方杰, 王大勇, 杨玉侠 申请人: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陶瓷增压器密封环,包括环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芯(1)外表面采用真空超微低温等离子化学气象沉积技术渗透生成金属陶瓷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诗福赵俊贤朱卫军张金龙方杰王大勇杨玉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