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特别是一种轴承外圈及用于加工此种轴承外圈的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外底壁,所述外侧壁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的斜面。此种轴承外圈易于利用冲压方式制备,也便于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特别是一种轴承外圈及用于加工此种轴承外圈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外圈如图I所示,其外侧壁与外底壁的连接处呈弧面状,然而,在实际的安装使用中,对上述弧形的弧度要求较小,从而利用冲压方式制备此种轴承外圈时难度较大,不易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圈,此种轴承外圈易于利用冲压方式制备,也便于安装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外底壁,所述外侧壁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的斜面。在冲压工艺中,上述斜面的加工较现有技术中的弧面加工较简单,成品率高,且便于安装使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斜面与外底壁所形成的角度α,97° ^ a ^ 1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100° ( α <1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前述的轴承外圈的模具,该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外模、套设于所述上外模内的上模芯;所述上模芯的一端面与所述上外模的内壁形成工作腔;所述上外模在所述工作腔内的内壁沿工件加工时的移动方向依次为导向段、与导向段倾斜设置的成形段。便于利用冲压工艺冷挤压加工成前述外侧壁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的斜面的轴承外圈。作为上述技术的优选,所述成形段与上模芯位于工作腔内的端面所形成的角度β ,97° ^ β ^ 110。。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优选,100° ( β彡105°。作为上述技术的优选,所述下模包括下外模套设于所述下外模的下模芯、套设于所述下模芯中的芯轴。一方面避免轴承外圈底壁变形,另一方面也便于加工完成后的脱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轴承外圈结构简单,且易于采用冲压方式制备,且便于安装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模具结构简单,特别适合加工前述的轴承外圈。附图说明图I是
技术介绍
中轴承外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中轴承外圈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I中加工轴承外圈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1、外侧壁,12、外底壁,111、斜面,21、上模,22、下模,211、上外模,212、上模芯,213、工作腔,2131、导向段,2132、成形段,221、下外模,222、下模芯,223、芯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I :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11、外底壁12,外侧壁11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12的斜面111 ;斜面111与外底壁12所形成的角度α,α =97°。制备上述轴承外圈的种模具包括上模21、下模22 ;所述上模21包括上外模211、套设于所述上外模211内的上模芯212 ;上模芯212的一端面与上外模211的内壁形成工作腔213 ;上外模211在所述工作腔213内的内壁沿工件加工时的移动方向依次为导向段2131、与导向段2131倾斜设置的成形段2132。成形段2132与上模芯212位于工作腔213内的端面所形成的角度β,β=97°。下模22包括下外模221套设于所述下外模221的下模芯222、套设于所述下模芯222中的芯轴223。加工时,等待加工工件套于下模芯222上,并压下上模21,从而成形,并通过芯轴223顶出工件,以脱膜。实施例2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α=100°,β=100°。实施例3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α=105°,β=105°。实施例4 :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α =110°,β=110°。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11)、外底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11)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12)的斜面(1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11)与外底壁(12)所形成的角度a,97° ^ a ^ 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其特征在于,100°( α <105°。4.一种用于加工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轴承外圈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种模具包括上模(21)、下模(22);所述上模(21)包括上外模(211)、套设于所述上外模(211)内的上模芯(212);所述上模芯(212)的一端面与所述上外模(211)的内壁形成工作腔(213);所述上外模(211)在所述工作腔(213)内的内壁沿工件加工时的移动方向依次为导向段(2131)、与导向段(2131)倾斜设置的成形段(21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段(2132)与上模芯(212)位于工作腔(213)内的端面所形成的角度β,97°彡β彡1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100°< β < 10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2)包括下外模(221)套设于所述下外模(221)的下模芯(222)、套设于所述下模芯(222)中的芯轴(22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特别是一种轴承外圈及用于加工此种轴承外圈的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外底壁,所述外侧壁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的斜面。此种轴承外圈易于利用冲压方式制备,也便于安装使用。文档编号F16C33/58GK202707813SQ2012203457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马建枝, 秦兰英 申请人:湖州欧亚轴承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侧壁(11)、外底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11)下部具有延伸至外底壁(12)的斜面(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枝,秦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欧亚轴承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