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门扇与门套间缝隙较窄时,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较佳的成型门扇。该门扇的左右两侧长边面,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外侧向门扇中垂线倾斜,该倾斜面与相对的门套侧面之间形成一夹角。即两侧边面与其相对的门套侧面不是传统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门扇两侧边面内边缘与相对的门套侧面间的水平距离加大,避免了门扇在开启和闭合时与门套的碰蹭,不会发生损坏门套和门扇的现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内门的质量,延长了室内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室内门的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侧门缝缝隙设置在较窄的2.0—2.5mm范围内,既改善了室内门因门缝宽在整体美观效果方面产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内门的隔音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门,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有门套的成型门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家装或其它装饰工程中,凡带有门套的室内门门扇,其两侧边面与门套上的相对面平行,如图1、2、3所示,当门扇安装好后,通常所述两侧边面与门套上的相对面间的水平距离在4-5mm (即通常人们说的门缝宽度)。门扇两侧边面与门套上的相对面平行,存在如下不足I)所述门缝做的较宽,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隔音效果较差,室内说话声音很容易由宽门缝传至室外。2)若将所述门缝做窄,如把门缝调到2-2. 5mm时,门扇在开启和闭合时,极易刮花或碰蹭门套,轻者造成门套表面损坏,重者导致门扇不能正常开启和闭合。3)若遇门套和/或门扇变形,使所述门缝变窄,就更易导致门扇的正常使用,反复维修还会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门扇与门套间缝隙较窄时,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较佳的成型门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成型门扇,所述门扇的左右两侧长边面,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外侧向门扇中垂线倾斜,该倾斜面与相对的门套侧面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倾斜面至相对的门套侧面间的水平距离的最大与最小数值的差值为I. 5-3.Omm0所述水平距离最小值为2. O一2. 5mm。所述的夹角在4度以内。所述的夹角为2度。所述门扇为实木门扇、防火门扇、吸塑门扇、烤漆门扇或不锈钢门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成型门扇是将家装或装饰工程中与室内门或门套配套的门扇左右两侧边面相对于门套侧面做成一个倾斜面,即两侧边面与其相对的门套侧面不是传统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门扇两侧边面内边缘与相对的门套侧面间的水平距离加大,避免了门扇在开启和闭合时与门套的碰蹭,从而,也不会发生因碰蹭而刮花或损坏门套和门扇的现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内门的质量,延长了室内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室内门的维修成本。又由于本技术可将所述侧门缝缝隙设置在较窄的2. 0—2. 5_范围内,从而,既改善了室内门因门缝宽在整体美观效果方面产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内门的隔首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安装有门套的门扇示意图。图2为图I是现有技术门扇时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图放大图。图4为图I是本技术门扇时的A-A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图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室门I、门套2、门扇3、夹角β、水平距离a、倾斜面4。如图4、5所示,本技术是针对传统门扇3的进一步改进,其是将家装或装饰工程中与室内门I的门套2配套的门扇3的左右两侧边面相对于门套2侧面做成一个倾斜面4,即两侧边面与其相对的门套2侧面不是传统中的互相平行,其间形成一个夹角β,夹角β的大小在4度以内,最佳值为2度,所述的倾斜面4,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3外侧向门扇3中垂线倾斜,所述门扇3可以是实木门扇、防火门扇、吸塑门扇、烤漆门扇或不锈钢门扇。由于各种门扇3的厚度不尽相同,也可设定所述倾斜面4至相对的门套2侧面间的水平距离a (也即人们常说的侧门缝的宽度)的最大与最小数值的差值为I. 5-3. 0mm。门扇3的两侧边面与相对的门套2侧面间的最小水平距离a (也即所述侧门缝的最窄处的宽度)为2. 0—2. 5mm。本技术的成型门扇完全符合木门制作的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将所述侧门缝缝隙设置在2. 0—2. 5mm,较传统门扇3与门套2间的缝隙要窄,这不仅改善了室门I因门缝宽在整体美观效果方面产生的不足,而且隔音效果也有所提高,同时由于门扇3两侧边面内边缘(门扇3可开启方向为外,闭合方向为内)与相对的门套2侦愐间的水平距离a加大,也避免了门扇3在开启和闭合时与门套2的碰蹭,从而,也不会发生因碰蹭而刮花或损坏门套2和门扇3的现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门I的质量,延长了室门I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室门I的维修成本。本技术的制作程序如下I)门扇3两侧长边面须用中纤板或实木条压合,这样有利于切口表面光滑,以利后续加工方便。2)将门扇3两侧长边面在工厂加工成型时,用双端铣将门扇3两侧长边面各倾斜统掉I. 5mm,然后再封边及表面处理。3)安装时,将门扇3与门套2之间的缝隙宽度调整为门扇3侧边外边缘与门套2间的距离为2. 5mm,门扇3侧边内边缘与门套2间的距离为4. 0mm。以达到室门I的整体外观效果,隔音效果更加完美,看起来更精致、高档。同时又防止门扇3在使用的过程中刮伤与碰撞门套2。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3)的左右两侧长边面,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3)外侧向门扇(3)中垂线倾斜,该倾斜面(4)与相对的门套(2)侧面之间形成一夹角(β)。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4)至相对的门套(2)侧面间的水平距离(a)的最大与最小数值的差值为I. 5一3. O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距离(a)最小值为2.O-2.5mm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β)在4度以内。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β)为2度。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3)为实木门扇、防火门扇、吸塑门扇、烤漆门扇或不锈钢门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门扇与门套间缝隙较窄时,仍能正常使用且隔音效果较佳的成型门扇。该门扇的左右两侧长边面,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外侧向门扇中垂线倾斜,该倾斜面与相对的门套侧面之间形成一夹角。即两侧边面与其相对的门套侧面不是传统中的互相平行,由于门扇两侧边面内边缘与相对的门套侧面间的水平距离加大,避免了门扇在开启和闭合时与门套的碰蹭,不会发生损坏门套和门扇的现象,由此,大大提高了整套室内门的质量,延长了室内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室内门的维修成本。本技术可将侧门缝缝隙设置在较窄的2.0—2.5mm范围内,既改善了室内门因门缝宽在整体美观效果方面产生的不足,又提高了室内门的隔音效果。文档编号E06B1/34GK202706826SQ20122024565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安启超, 鞠昶 申请人: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3)的左右两侧长边面,在室外至室内的方向上,由门扇(3)外侧向门扇(3)中垂线倾斜,该倾斜面(4)与相对的门套(2)侧面之间形成一夹角(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启超,鞠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