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住宅建筑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主要特点是在每层住宅主卧室的顶部设家庭食用菌培植室,在卫生间、厨房及卫生间和厨房相邻的部分客厅顶部设社区专业食用菌培植室,在每层住宅朝阳面部分及两侧面设蔬菜种植阳台,在每层住宅的阴面背部设一体状的养鱼池和化粪池,养鱼池和化粪池上部设为蛋鸡家禽饲养区,在楼顶上设楼顶绿化池和楼顶雨水收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赢的现代住宅建设的绿色、生态循环和环保型住宅,适用于土地资源匮乏但地表面积却极为宽裕的山区、丘陵地带的城镇居民、土地资源相对宽裕的三线城镇的城中村、棚户区安置房及农村城镇化和移民安置房的建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住宅建筑
,涉及一种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居住的多层住宅大都仅仅只有居住的用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城市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城区大气、生活垃圾、工业及生活废水污染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城市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热岛效应等生态失衡的诸多问题,导致人居环境越来越差,加之人口的膨胀与土地资源矛盾的不断加剧,造成人居环境空前恶化。现有的住宅,尤其是广泛使用的多层建筑住宅,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多层住宅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存在着上述缺陷,经过分析设计,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既适宜人居,又生态循环、绿色环保的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设计的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包括底层带车库的多层住宅建筑,每层住宅设有客厅、主卧室、副卧室、厨房及卫生间,所述客厅在阳面,厨房及卫生间在阴面,在每层住宅主卧室的顶部设隔板将上部隔为家庭食用菌培植室;所述副卧室为阶梯型复式结构的两间副卧室;在卫生间、厨房及卫生间和厨房相邻的部分客厅顶部设隔板将上部隔为社区专业食用菌培植室;在每层住宅朝阳面部分及两侧面设蔬菜种植阳台,蔬菜种植阳台里面设走道,外面设垂直多层条状蔬菜池子,蔬菜池子内预埋渗流管;在每层住宅的阴面背部设一体状的养鱼池和带四层迷宫式隔板的化粪池,养鱼池的上部设钢板网或透明盖板,化粪池顶部设隔味盖板,隔味盖板上部及与相邻的养鱼池的一部分面积设为蛋鸡家禽饲养区;在每层住宅蔬菜种植阳台对应的楼顶上设楼顶绿化池,养鱼池和化粪池对应的楼顶上设楼顶雨水收集池,楼顶绿化池和楼顶雨水收集池池面为一平面,中间设相互联通的泄流通道。为确保客厅阳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客厅有充足阳光,在每层住宅的朝阳面与客厅相连的阳台底部设一层窄条状蔬菜池子。为了充分利用阳台的有效空间面积,在每层住宅与邻居相邻处设垂直多层立体式蔬菜池子。为充分利用空间,在有人力资源的家庭,还在窄条状蔬菜池子与垂直多层立体式蔬菜池子外部加设双层框架结构的雏鸡养殖室和鹌鹑养殖室,窄条状蔬菜池子外侧边缘设安全防护围栏。为了废水再利用,节约水源,所述厨房内设含油和非含油两个水池,含油水池与化粪池管道连接,非含油水池与养鱼池管道连接。为确保安全,在养鱼池和化粪池外侧边缘设安全防护围栏。为了确保安全,在楼顶绿化池和楼顶雨水收集池的外侧边缘设楼顶安全防护围栏。在下大雨或暴雨时,为了收集楼顶绿化池和楼顶雨水收集池溢出的雨水,节约水源,在楼顶雨水收集池与每层住宅的蔬菜池和养鱼池间连设下水管。为了使住宅具有保温功能,住宅楼外墙体采用钢丝网和水泥混凝土结构的中空墙体,中空部分充填隔热性能较好的废弃工业或民用煤渣;楼顶采用充填煤渣的夹层结构;门采用高效的保温节能门,窗采用真空低辐射中空塑钢窗。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具有以下好处I.废弃工业垃圾被当作保温建筑材料加以利用;厨余垃圾和人、家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被当作饲料或有机肥料加以利用;可燃烧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被当作发电或冬季供暖燃料加以利用。2.小区道路、绿化带、阳台和屋顶绿化种植的疏菜等植物叶片遮挡骄阳,在给居民带来实惠的同时,并通过蒸腾带走大量热气,为室内降温,能够有效的缓解小区“热岛效应”。3.种植和养殖的各种蔬菜、食用菌,蛋类家禽以及鱼类等水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家庭食用需求,能够节省出大量城市周边的菜地。4.充分利用降雨及日常生活废水,达到循环利用于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和调节住宅周边环境气候的效果。5.除建房时需一次性增加的蔬菜池、养鱼池、化粪池、楼顶绿化池和雨水收集池的投入成本外,日常的运行运用的都是自然的纯生态技术,故运行成本非常低廉。6.人们直接食用产自家庭阳台、当季、即采即食、有机种植和养殖的“低食物里程”(food-miles)食物,确保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附图说明图I表示本技术南部向阳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西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北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车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表不每层居室的结构不意图;图6表示每层居室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表示每层居室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表不本技术条状蔬菜池的俯视结构不意图;图9表示本技术养鱼池、化粪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表示本技术楼顶的结构示意图;图11表示本技术住宅小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的结构及其功能作具体说明。参见图I至图11,本技术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的结构采用一梯两户型坐北朝南条式结构的住宅34,两户占地总建筑面积300m2以内,层数采用六层设计方案。一楼全部设为车库26,二楼以上用来居住,按3室I厅I厨I卫布局设计,每栋楼能够满足10户家庭居住,8台私家车的停放。参见图7,住宅34采用框架式结构设计,从楼梯10进入客厅13,客厅13的北侧分别设为卫生间8和厨房7,客厅13的西(东)侧分别设为主卧室I和副卧室2,副卧室2为阶梯形复式结构的两间副卧室21。将主卧室I的顶部用隔板分割开,作为家庭食用菌培植室20使用,食用菌的培植管理沿副卧室楼梯16从上层阶梯形复式副卧室21房间进出。将卫生间8、厨房7和与卫生间8、厨房7相邻的部分客厅的顶部同样用隔板分割开,作为社区专业食用菌培植室15使用,参见图6,食用菌的培植管理从楼梯10间开设的门进出。二楼以上居室南部的朝阳面部分和东西的侧面均设蔬菜种植阳台,蔬菜种植阳台里部设蔬菜培植管理的走道19,外部设垂直多层条状蔬菜池子4,用于种植茎叶类蔬菜,蔬菜池子内预埋肥、水注入渗流管3,蔬菜的培植管理从主、副卧室开设的门窗一体的通道进出。为确保客厅阳台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客厅13有充足阳光,南部的朝阳面与客厅13相连的前阳台18,底部只设一层窄条状蔬菜池子17,前阳台18上设前阳台安全防护栏25。同时,为充分利用阳台有效的空间面积,与邻居相接的部分设垂直多层立体式蔬菜池子11,窄条状蔬菜池子17和多层立体式蔬菜池子11无需预埋肥、水渗流管,主要用于种植葱姜等调味类和清洁的豆芽类蔬菜。为充分利用空间,有人力资源的家庭,还可在窄条状蔬菜池子17与立体式蔬菜池子11外部加设双层框架结构的雏鸡养殖室30和鹌鹑养殖室28,作为养殖的雏鸡和鹌鹑的活动场所,参见图五。窄条状蔬菜池子17外侧边缘设安全防护围栏。在居室北部的背阳面是设连为一体的养鱼池6和化粪池9,养鱼池6作为家庭较为环保的不含油的清洗锅、碗和米、素食蔬菜洗涤水的收集之处,养殖家鱼和观赏鱼,同时起到调节周边小气候的作用,参见图5。化粪池6设四层迷宫式隔板22,作为家庭清洗含油锅、碗和肉食食品洗涤水、人及部分家禽粪便、冲厕水收集之处,经过化粪发酵后的有机肥水供蔬菜种植使用。养鱼池6的上部盖钢板网或透明盖板,作为居民休闲活动阳台。化粪池9顶部盖隔味盖板,盖板上部及与相邻的养鱼池6的一部分面积作为蛋鸡家禽饲养区。养鱼池6的外部北侧及西(东)侧端面连接与蛋鸡家禽饲养区连通的蛋鸡养殖室5,作为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立体式绿色循环生态环保住宅,包括底层带车库的多层住宅建筑,每层住宅设有客厅、主卧室、副卧室、厨房及卫生间,其特征是所述客厅在阳面,厨房及卫生间在阴面,在每层住宅主卧室的顶部设隔板将上部隔为家庭食用菌培植室;所述副卧室为阶梯型复式结构的两间副卧室;在卫生间、厨房及卫生间和厨房相邻的部分客厅顶部设隔板将上部隔为社区专业食用菌培植室;在每层住宅朝阳面部分及两侧面设蔬菜种植阳台,蔬菜种植阳台里面设走道,外面设垂直多层条状蔬菜池子,蔬菜池子内预埋渗流管;在每层住宅的阴面背部设一体状的养鱼池和带四层迷宫式隔板的化粪池,养鱼池的上部设钢板网或透明盖板,化粪池顶部设隔味盖板,隔味盖板上部及与相邻的养鱼池的一部分面积设为蛋鸡家禽饲养区;在每层住宅蔬菜种植阳台对应的楼顶上设楼顶绿化池,养鱼池和化粪池对应的楼顶上设楼顶雨水收集池,楼顶绿化池和楼顶雨水收集池池面为一平面,中间设相互联通的泄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劲羽,
申请(专利权)人:朱劲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