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其纵向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横向包括拥有相邻的两个单位和垂直通道,所述垂直通道设置在两个单位的共用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小区住宅的容积率,具有别墅的所有要素,户户有入户花园,下层住户拥有大面积地下庭院,上层住户有大面积露台。每位业主可支配的垂直空间最大扩展至五层,功能区的多层分布实现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布局紧凑又功能明确。独门独户的设计理念,充分兼顾了个人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充分保证了业主的隐私也顺应了节能环保的大趋势。多种入户方式,彰显业主的尊贵身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城市建设的宏观调控,国民收入的提高,高速路和轻轨系统的快速建设,特别是高消费群体的迅猛崛起,他们对生活深层次的追求大大推动了住宅郊区化的进程。所谓深层次的生活追求无非是每天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安静的环境、可以拥有任意释放自我身心的一片天空。而郊区低密度别墅区的兴起正好迎合了这一点。独幢别墅即独门独院,上有独立空间,下有私家花园领地,是私密性很强的独立式住宅,但这种别墅占地面积相当大,容积率非常低,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叠加别墅糅合了别墅与洋房的特点,介于复式与别墅之间的住宅产品,是由多层的别墅式复式住宅上下叠加在一起组合而成。一般四至七层,由每单元二至三层的别墅户型上下叠加而成,这种开间与联排别墅相比,独立面造型可丰富一些,同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联排别墅窄进深的缺点。叠加别墅的设计在理论上可以成为一类满足现代城市高端生活的住宅类型,但目前市场上的叠加别墅存在如下缺陷首先,仅为上下两叠,容积率仍然过低,公共空间大,空间利用率过低,比如垂直交通的利用,无法兼顾私有空间的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其次,私密性的解决不到位,消弱了独享空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其纵向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横向包括拥有两个相邻单位和垂直通道,所述垂直通道设置在两个单位的北侧;所述垂直通道贯穿地下二层到地上五层,其包括公共楼梯、分别与两个单位相通的两部电梯;公共楼梯的使用机会少,使住户享有最大限度独享面和私密空间,同时六户共用公共楼梯,大大提高了其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整合;所述单位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储藏室和储藏室外侧的车位、设置在负一层和一层楼面的居住空间和辅助空间以及连通负二层到一层的室内楼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储藏室和储藏室外侧的车位、设置在负一层的辅助空间以及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楼面的居住空间、辅助空间和室内楼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储藏室和储藏室外侧的车位、设置在负一层的辅助空间以及设置在第四层和第五层楼面的居住空间、辅助空间和室内楼梯;所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各自所涉楼面均包括独立的出入口,规避了因出入口过少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所述居住空间包括四个套房、所述套房均配有对应的独立或共用卫生间,其中至少一个套房配有衣帽间;所述辅助空间是指工人房、洗衣房、厨房、餐厅、休闲空间、独立的入户花园、地下庭院、阳台和露台等;所述电梯包括负二层的双侧停靠口、一层的双侧停靠口、二层的单侧停靠口和四层的单侧停靠口,所述负二层的双侧停靠口分别与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两个储藏室相通,所述一层的双侧停靠口分别与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两个门廊相通,电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业主仅能停靠自身所涉楼层,这样虽然电梯为两户共用,但通过巧妙的双侧口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了独门独户,电梯独享的目标,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又最大限度的贴近传统独幢别墅的效果,切实保护了业主的隐私;进一步,所述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采用统一全地面地暖供热,地暖的全地面覆盖更进一步保证了居住的舒适度。本技术实现了每位业主可支配的垂直空间最大扩展至五层,功能区的多层分布实现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布局紧凑又功能明确。将停车位及储藏室统一安置在非生活层的地下二层,不仅节约了地面空间,可以用于庭院,绿化等环境营造,同时使小区内环境整洁,安静,满足业主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所述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的上下左右六套别墅内部设施大体一致,在细节部分又各有特点,为不同需求和偏爱的业主提供了多种选择,立面设计通过精致的建筑细部、立面材质和形体的变化,使六套别墅外观既有整体格调又富于变化,兼顾了整体协调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五层三叠有效增加了小区住宅的容积率,具有别墅的所有要素,户户有入户花园,下层住户拥有大面积地下庭院,上层住户有大面积露台,良好的不可替代的小区绿化环境。多层分布的可支配垂直空间,独门独户的设计理念,充分兼顾了独享空间的最大化和公共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充分保证了业主的隐私也顺应了节能环保的大趋势。多种入户方式,彰显业主的尊贵身份。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的立面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I中负二层平面图。图3为实施例I中负一层平面图。图4为实施例I中一层楼面平面图。图5为实施例I中二层楼面平面图。图6为实施例I中三层楼面平面图。图7为实施例I中四层楼面平面图。图8为实施例I中五层楼面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其纵向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横向为东西向排布,包括拥有相邻的两个单位I和设置在共用面北侧的垂直通道2。所述垂直通道2贯穿地下二层到地上五层,其包括分别通向两个单位I的两部电梯21和两个单位I的公共楼梯22。所述电梯21包括负二层的南侧停靠口 211、北侧停靠口 212、一层的南侧停靠口213、北侧停靠口 214、二层的停靠口 215和四层的停靠口 216 ;以西侧单位为例,所述单位I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属三户业主拥有。 所述第一单元分布于负二层至一层楼负二层参见图2 :包括负二层东南侧的第一储藏室1101,设于第一储藏室外侧的第一车位1102,两者的连接出入口 311,第一储藏室1101,还设有连通公共楼梯22的出入口312 ;负一层参见图3 :第一单元业主拥有除东北角的其余楼面,由南到北,由西到东依此包括地下庭院一 1103、与地下庭院1103分别相通的活动室1104和配有独立卫生间的第一套房1105、设于套房内的衣帽间1106、和活动室1104共用卫生间的第二套房1107、与之相对的第一工人房1108和第一洗衣房1109和与第二套房1107相通的地下庭院1110,负一层可通过地下庭院一 1103内设的楼梯313通往一层出口 ;一层楼面参见图4 :由南到北,由西到东依此包括独享门廊1111,所述门廊1111设有出入口 314,地下庭院一 1103通过楼梯313与门廊1111相通,超大门廊可以设计成美观的入户花园,与门廊1111相通的带有落地窗的客厅1112、与之共墙的第三套房1113、所述第三套房1113内配有独立卫生间,一体式厨房餐厅1114和客厅1112共用卫生间的第四套房 1115 ;第一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储藏室1101、活动室1104和客厅1112内的用于连通负二层至一层的室内楼梯1116。所述第二单元分布于负二层至三层负二层参见图2 :包括负二层西南侧的第二储藏室1201,设于第二储藏室1201外侧的第二车位1202,两者的连接出入口 321和出入口 322,出入口 321还通往电梯21的停靠口 211可直达一层或二层;负一层参见图3 :公共楼梯22 —侧设有第二工人房1203和第二洗衣房1204 ;一层楼面参见图4:业主从一层的出入口 323进入,通过停靠口 213乘电梯21上下;二层楼面参见图5 :由南到北,由西到东依此包括挑高客厅120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层三叠独门独户叠加别墅,其特征在于纵向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五层,横向包括拥有相邻的两个单位和垂直通道,所述垂直通道设置在两个单位的北侧;所述单位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第一储藏室和第一储藏室外侧的第一车位、设置在负一层和一层楼面的第一居住空间和第一辅助空间以及连通负二层到一层的第一室内楼梯;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第二储藏室和第二储藏室外侧的第二车位、设置在负一层的第二辅助空间以及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楼面的第二居住空间、第三辅助空间和连通二层和三层的第二室内楼梯;所述第三单元包括设置在负二层的第三储藏室和第三储藏室外侧的第三车位、设置在负一层的第四辅助空间以及设置在第四层和第五层楼面的第三居住空间、第五辅助空间和连通四层和五层的第三室内楼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