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89 阅读:7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5
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它涉及隧道洞内箱梁预制施工技术领域,它包含横梁(1)、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支腿(2)设置在横梁(1)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1)上,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6)与转轴(5)连接。它可以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适合隧道使用,也适合户外使用,对场地高度没有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洞内箱梁预制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提梁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而山区高速公路多为桥隧相连,场地十分狭窄,桥梁施工预制场地受限,如果远离主线设置梁场给运梁和架梁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成本相应也就增力口。针对这种地形我部在隧道洞内设置梁场,这样一来既能降低运、架梁的工作难度,同时又能降低成本,但是隧道内部使用提梁机,提梁机的吊钩和横梁之间有一定的高度,隧道的高度有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它可以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适合隧道使用,也适合户外使用,对场地高度没有限制。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横梁I、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 ;支腿2设置在横梁I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I上,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6与转轴5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可以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适合隧道使用,也适合户外使用,对场地高度没有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横梁I、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 ;支腿2设置在横梁I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I上,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6与转轴5连接。参看图2,所述的支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7。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当需要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时,启动转轴5,将铁链6进行缠绕,缠绕过程中,吊钩4就会向上移动,缩短了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适合隧道使用,也适合户外使用,对场地高度没有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它包含横梁(I)、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支腿(2)设置在横梁(I)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与转轴(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2)之间设置有支撑杆⑵。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它涉及隧道洞内箱梁预制施工
,它包含横梁(1)、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支腿(2)设置在横梁(1)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1)上,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6)与转轴(5)连接。它可以缩短吊钩和横梁之间的距离,适合隧道使用,也适合户外使用,对场地高度没有限制。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705902SQ2012202214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周玉兵, 吴锦程, 肖红武, 黄小军 申请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提梁机,它包含横梁(1)、支腿(2)、移动装置(3)、吊钩(4)和转轴(5);支腿(2)设置在横梁(1)下部的两端,移动装置(3)可滑动设置在横梁(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5),吊钩(4)通过铁链(6)与转轴(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兵吴锦程肖红武黄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