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电磁场下原位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8377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规模连续化生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组合磁场下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特征为:复合材料原位合成过程中采用旋转磁场与行波磁场组合下合成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熔体。复合材料熔池的外侧安置低频旋转磁场,磁场线圈中心与熔体中心在同一高度;在复合材料熔池的底部施加行波磁场,行波磁场线圈中心与复合材料熔池的中心在同一位置。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增强相分布均匀、细化,内部组织致密无疏松、缩孔等组织缺陷,铸坯外表面光洁度高,无缺陷,复合材料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到一种组合电磁场下熔体反应合成内生颗粒增强相的金属基 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技术背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具有复合的结构特征和良好的理化及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 泛的新型金属功能材料。按增强相形貌划分,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分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 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两大类。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突出优点是比强度高、增强体成本低、微观结构较 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可采用传统加工工艺进行二次成型等。目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较成熟的主要有两种外加增强颗粒法和原位反应生成法。外加增强颗粒法以金属熔体外加增强颗粒 搅拌合成为主;原位反应生成颗粒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理是在金属基体熔液中加入或通入能生成第二相的合金元素或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与金属基体熔液发生反应,形成原位增强颗粒复合材料。 上述两种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各有特点,但其制备过程中的最大难点却是一个相同的 问题,即如何在保证金属基体性能的前提下,控制颗粒增强相的尺寸、分布、形貌以及颗粒相与基体金属 的界面润湿性等特征,以保证复合材料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磁场下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金属熔体精炼后调整到合成反应起始温度,加入能与金属熔体原位反应生成颗粒相的反应物进行合成反应,待反应结束,静置到浇注温度后进行浇注;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合成制备过程中,采用旋转磁场与行波磁场组合成的复合磁场下进行外场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涛王宏明陈刚李桂荣程晓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